甘肃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朱武兰
师:课文《海燕》的结尾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如果可以在海燕的这句叫喊声后补填一句话,你会补填什么呢?
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不会恐惧,不会害怕!
师:为什么?
生:因为暴风雨过后乌云就散尽了,太阳就出来了。
师:可是海鸥、海鸭和企鹅为什么会恐惧、害怕呢?
生:因为它们没有海燕勇敢!
师:勇敢是海燕这一形象的主要特征。《海燕》这篇课文就是赞颂“勇敢”的一首散文诗。为了赞颂这种精神,作者以海燕为象征主体,精心设置了一个环境。谁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生:暴风雨逐渐逼近的环境。
师:作者在怎样的一个空间表现暴风雨逐渐逼近的景象?
生:苍茫的大海和卷集的乌云之间。
师:你的理解非常准确。现在请大家在文中勾画出描写被狂风卷集的海浪和乌云的句子,并试着设计朗读方案,然后读给同桌听。
(PPT显示)
学习任务:阅读描写被狂风卷集的海浪和乌云的句子,任选其中一段,标出重音和停连,设计朗读方案,读给同桌听。
示例: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重读“乌云”“波浪”“雷声”这些反映象征性形象的词语,突出鲜明的形象感;在句与句的关联上,“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后面的停顿可适当拉长,以表现时间的推移;在语调的处理上用降抑调,读出暴风雨逼近的沉重感。
(生读书,圈画,设计,朗读;师生交流后,形成两个朗读方案)
朗读方案一: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www.xing528.com)
重读反映象征性形象的词语“雷声”“波浪”“狂风”“巨浪”,以及情感性的词语“愤怒”“恶狠狠”“甩”,突出海上环境的凶险;在句与句的关联上,“一层层巨浪”后面的停顿缩短,突出狂风搅动海浪的力度;在语调的处理上用降抑调,读出狂风肆虐的张狂之感。
朗读方案二: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重读反映象征性形象的词语“乌云”“大海”“闪电”,以及比喻性的词语“火焰”“箭光”“火蛇”,突出鲜明的形象感;在句与句的关联上,“闪电的箭光”“一条条火蛇”“蜿蜒游动”后面的停顿短促,突出景象变幻的快速感;在语调的处理上用降抑调,读出怒吼的大海吞噬一切的毁灭感。
师:通过朗读,你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关于暴风雨的哪些画面?
生:海面上巨浪翻滚,天空中电闪雷鸣。
生:海浪跟狂风争鸣,狂风击碎了巨浪。
生:炸雷轰响,狂风咆哮,海涛怒吼,非常恐怖。
生:青色的火焰在大海上燃烧,海浪冲向天际,吞噬了乌云,熄灭了闪电。
师:从同学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一种吞噬一切的威力。作者为什么要给海燕设置这样一个环境呢?
生:环境与海燕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抗。
师:这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理解。什么是对抗?能具体谈谈吗?
生:对抗就是对立,或者抗衡。暴风雨想要毁灭一切的威势和海燕不停在暴风雨中搏击飞翔的对立;一种暴风雨越是猛烈,海燕越是高傲地飞翔的抗衡。
生:在这种对抗中,海燕似乎越战越勇,不仅不恐惧、躲闪,相反,环境越是凶险,海燕越是迅猛地飞翔,越是欢乐地号叫。
师:好一个欢乐地号叫!但老师对“欢乐”一词充满了疑问,暴风雨越是猛烈,海燕的飞翔越是困难,乌云、狂风、闪电中,海燕的飞翔更充满了艰险,怎么可能“欢乐”呢?
生:因为在这种对抗中,海燕体会到一种战胜困难的快感,所以“欢乐”。
生:海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还能“欢乐地号叫”。可见,海燕是多么勇敢,简直就是一个勇敢的战斗者,因为战斗而“欢乐”!
师: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在这种对抗中,环境越是危机四伏,越是有摧毁力,置于环境中的主体就越是突出,越显示出主体形象作为一个勇敢者的力量和感染力。这是这首散文诗塑造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渲染与烘托环境,突出象征主体形象海燕的勇敢。
(板书:通过渲染与烘托环境,突出象征主体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