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键在于优化英语听说教育的滞后现象

关键在于优化英语听说教育的滞后现象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再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依据教师座谈情况的信息反馈,在英语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对于自己角色的定位往往在课堂合作中产生偏差。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傀儡”,这基本上脱离了英语听说教育目的性、针对性、功能性。专业素养的缺乏是导致听说教学滞后的关键之所在。

关键在于优化英语听说教育的滞后现象

(一)课堂设计偏离情景化与生活

《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参照学生的实情,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去其积弊、敢于尝试、为我所用,找到适宜英语听说中教与学的契合点,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丰富语言输出。

然而,一部分教师缺乏语言丰富性意识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课堂设计有失偏颇,把听说教学视为一种纯文本的课堂设计,听说教学不能赋予情景化与生活化的场景,故此,学生的兴趣和志趣在教师僵化的语言传授中退化。

(二)教育目标定位忽视学情的指导功能

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目标在诸多英语教师的实践中几乎是残缺的或是未经过滤粗糙型的,既没有以学情作为目标的依托性能,又没有认真去把握其中的尺度和纬度,轻视以学生基点为支点、以学生需要为支架,忽视从学生实际出发,走进教材了解内容,走出教材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学情的指导功效。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三个层面,即教学活动中,教师受人文地域化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不能将教学深入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一种可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维系的纽带,达到信息的互补,使课堂更为生动、形象,实现建构主义下的情景教学“学习场”。更多情形下的英语听说课堂,学生的情感难以得到真实的诠释,学生在主动进行信息组合或加工方面力所不及。同时,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感到“水土不服”,没有正确解读课改的真正内涵,致使“穿新鞋走老路”。教学内容上,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体验隔绝在教室之外,缺乏多样性、目的性、拓展性及可行性,从而无法彰显英语听说操作性强的特点,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输出,窒息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设计上,教师在体现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认知需求设计相应的活动上缺乏设计的前瞻性。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协助学生做好听说前的知识储备,或不足以通过背景图示激活、策略技能等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搭建支架。例如,在每单元的task 版块都会安排与本单元topic 相关的听写任务,而这些听写任务的难度在各单元体现不均,遇到任务较难的,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去做相应的处理,还是照搬教材、按部就班,对于学生到底收到多少实效考虑甚少,只求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甚至会因听写材料的难度而放弃听力训练这个步骤,就依靠天天读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听写,既没指导策略,也没监督措施。如此这般,学生的听说水平不可能提高。

教育目标的定位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教师要善于分析学习者的需求、认知特点,从而诊断学生学习上的缺陷,以便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再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依据教师座谈情况的信息反馈,在英语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对于自己角色的定位往往在课堂合作中产生偏差。理论上,教师坚持把学生当成“顾客”,然而实践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到底想学什么,打算如何来学习,教师应怎样满足此种需求”。这在抹除学生差异性、个性化的同时,触动的是学生对课堂的反感与不配合,原因就在于他们实在难以快乐、轻松地理解与运用语言。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听说课堂中,部分教师不是作为学生课堂的合作伙伴,一同来决定课堂活动的内容、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合理有效利用师生教学的潜在资源的,而更多的是把自己定位于语言材料的提供者,认为学生只需按照约定俗成的问题进行语言的被动体验即可。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傀儡”,这基本上脱离了英语听说教育目的性、针对性、功能性。(www.xing528.com)

(三)教师素质的提升缺少空间与时间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信息和数字时代的今天,由于教师行为理念滞后,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任何教师要胜任教育职业,必须具备专业的本体性知识,而且应在专业知识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还必须具有实现知识传输的技能。而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基础能力素养、英语语言素养及英语教学专业发展素养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时间。

首先,基础能力素养的单薄不牢。英语教师的基础能力素养包括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学检查评价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具备用英语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教师配额的不足、相对繁重的家事、工作量较大、缺乏提升的时间,并且大部分英语教师是来自一般专科院校,受以往传统的学习环境制约,对于不断革新的英语教学缺少创新意识、开拓的理念,能以自身的专业素养打动每位学生、善于开启学生语言听说学习心智的教师并不多见,也正是英语教师个人张力的展现不够才使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认知失调

其次,英语语言素养的基本标度不及。英语语言素养包括英语言语技能与综合运用以及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师的工作特点是“言传身教”,语言能力的作用渗透于语言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有着直接的影响。听说教学是师生间双向、必备的一种互动,然而,大部分英语教师受自身语言能力的限制,孤立于互动。部分教师在用语得体、合理等技巧方面缺少必要的指导,这不得不归根于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失落。

最后,英语教学专业发展素养的逐步延伸不到位。英语教学专业发展素养包括英语教学设计、英语教学实施、英语教学监控、英语教学反思、学科研究与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的缺乏是导致听说教学滞后的关键之所在。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反思和创新能力层面的努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尽管新课改进一步深入实施,但切实贯彻到位的教师为数不多。听说教学更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高中英语教师极易忽视它的语用功能,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照搬教材,在教材的处理和策略的应用上下功夫不够,尤其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和教学反思,及听说教学后的评价与反馈。一言以蔽之,教师的教学视野狭窄,不精于把学生已有的零散性知识恰如其分地融入系统的听说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问卷看出,学生更青睐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对机械性的语言操作课赋予其弹性化、层次化,加大视觉、听觉的冲击,精心整合每一训练主题的知识链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