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规定性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规定性定义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不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规定。(一)教、教学经常是通用的从字面来看,这两个词的词义是不同的,或者严格地说,它们有着各自所指的东西,有着两种不一样的定义。因此,我们把“教学”规定为“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这种专业特性决定教师的专业工作生活方式必须面对教育情境中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计划充分的教师对学生反而不敏感,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规定性定义

这里的规定主要依据约定俗成的用法与讨论便利的需要,而且是理性思维层面上的。它不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规定。

(一)教、教学经常是通用

从字面来看,这两个词的词义是不同的,或者严格地说,它们有着各自所指的东西,有着两种不一样的定义。但是我国教育话语系统中约定俗成,所谓的“教学理论”,实质上就是“教的理论”,因此笔者认为,教、教学是可以通用的。

(二)教与学在理性思维中是可分的

教学实践确实是由教和学两种活动构成的,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就无所谓教学了。但是出于理性思维的需要,要从局部和片面出发,更深入地认识统一的、整体的客观对象,正如人们把一个完整的人分解成身心两部分,并据此才有生理学心理学一样,然后再按二分法,把人的心理分成认知与情感两部分,才有认知理学与情感心理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至少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认识与研究,否则就无法深入地分析,并抽象地升华为理性认识,因此教与学不仅是可分的,而且必须分。于是就有两种理论形式出现,即关于教的理论与关于学的理论。

(三)“教的行为”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www.xing528.com)

每一种理论都包含着它自己固有的研究对象与中心问题。当把教学实践分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部分之后,教师教的活动就是教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教的行为就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有这样两大问题:一是“教是怎样影响学的”,二是“怎样的教才是有效的”。这两个问题是教学理论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四)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学理论关注的主要是教师行为,而不是学生行为。教师的教的行为比较广泛。大体上,按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分为教学前(准备)、教学中(实施)与教学后(评价)这样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种具体的行为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教的行为最能体现“教”的本质特征呢?或者说“教”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笔者认为,教师的所有努力是为了学生的进步,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师有无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学生进步”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一是注重结果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预期目标;二是注重体验的过程性目标;三是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后两种目标都是无法完全清晰鉴定的东西。因此,我们把“教学”规定为“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这也是一种意向—成功式的定义。

(五)教学行为即探究行为

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因为教师从事教学专业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是教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所在。这种专业特性决定教师的专业工作生活方式必须面对教育情境中的不确定性。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境都具有即时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师来处理,也就是说,需要教师去解决、去探究。例如,从理论上说,上课之前的备课或者说计划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实施就是贯彻执行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境进行调整。研究表明,计划充分的教师对学生反而不敏感,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另外,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比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要好。这就说明,如果教师不随机应变,计划有可能起副作用。计划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熟练教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因此,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