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的空间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动态变化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空间后果的产生。物质空间变化是最能直接被感知的,废弃厂房成了创意产业园区,老旧里弄住宅区成了时尚消费社区,这是有空间偏好和领域感的艺术家和商家们创造的新的文化空间、消费空间。象征空间建构是最有扩展价值的,“城市遗产”“创意产业”“街巷经济”“软改造”甚至是“田子坊”这个命名本身,这些话语与知识是带有人文理想、专业价值判断的专家学者为保卫田子坊所创造的符号权力,它们也是田子坊实验带给整个城市开发领域的自反性知识。认知空间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是空间消费者对其空间体验的意义延伸。田子坊的新社会空间使空间使用者及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成为外国人、城市新中产阶级等认同者的集聚场所。无论是田子坊更新所带来的自由氛围,还是石库门为代表的海派文化的复兴,抑或是原住民体会到的被剥夺感、日常生活的舞台化,这些由直接的空间使用者经历、感受并想象的空间是集体记忆的所在,是城市文化的承载,也是社会一方参与空间创造的主要方式。而对于田子坊存留至关重要的认知空间,起关键作用的是来自许多出生于20世纪50到60年代的位居高位的本地官员和文化精英的认可,除了对城市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反思和对城市遗产的价值的新认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注入,他们儿时大多有石库门的生活经历,当成片石库门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消失时,田子坊这样一个有形文本无疑是最佳的集体记忆与本地认同的寄托,这种空间感受也直接间接地影响着田子坊案例中的体制内博弈过程和最终的结果。
如分析框架所示,以上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行动者的空间实践合力创造了新的田子坊空间,而新的社会空间成为行动者实践的新的结构性前提。作为动态社会过程的分析框架,空间实践(行动力及社会关系)及社会空间都是变化着的,具体的演进机制是行动者依据位置及规则和对自身行动力的判断做出一系列改造空间的实践活动;空间实践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和行动者新的实践资源;通过重构的社会空间后果,新的行动力和社会关系被固化为新的或能动或结构的实践要素,成为行动者下一步行动的新的前提。
表9-1 田子坊更新各阶段汇总表(www.xing528.com)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