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将“争取民心”定为首要职责之一,对于居民中反响不一的声音,不同于原开发团队“希望反对者离开”的态度,官方管委会则认为“正是因为有反对的居民,才会使田子坊的发展有自律”。尽管田子坊开发团队尽可能缓解由空间生产而产生的矛盾,但与居民、商户切身相关的利益纠葛并不是民间组织或个人能够有效协调的。居民之间、商居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成为区政府用以制约田子坊开发团队及其空间生产行为的关键点。民意之争逐渐成为获取空间支配权的关键,空间生产关系的制衡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图8-4 田子坊地区住房临时改变为综合用房受理流程(来源:田子坊管委会,2009)
图8-5 田子坊申办《营业执照》流程(来源:田子坊管委会,2009年)
此时恰逢世博会等大事件临近,如何维持社区和谐关系到城市形象及官员的“政治生命”,因此平衡居民利益、协调矛盾成为重中之重,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已出租户及为仍然生活在田子坊的居民改善生活条件。(www.xing528.com)
在所有的矛盾投诉事件中,除了商家与居民的空间使用冲突外,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未出租户因与已出租户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因此管委会将安抚未出租户、调节利益分配作为工作重点。对于已出租户,区房管局以提高公房房租[5]的方式代替向受益户收租房税。起先考虑向已租户征收租金的2.5%作为税收,由于租约不规范、转租现象严重、租金没有统一标准而无法实施,最终决定以高于原房租5倍的费用作为租房税收。增加的租金由管委会代为收取,用于田子坊的日常维护,已租户大多欢迎这个政策,也以缴纳该笔费用作为自己“合法出租”的依据。
对于未出租户,2009年10月开始区政府斥资1 000多万启动田子坊改造工程。除了工厂区和公共区域的市政设施增建、道路铺装外,在“迎世博600天”[6]的当口,田子坊也作为区“居民和谐共处示范点”,对民居进行房屋保护性修缮,新增抽水马桶,装修公共灶间,安装消防喷淋设施,统一安装空调机架和滴水管等。然而工程重外部轻内部(集中于沿街及弄口整治),居民受益范围小,仅限于高龄老人、低保户等十数户,不免有“面子工程”之嫌,在社区中的反响并不大。当然,工程中也不乏关乎街区安全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2013年,“田子坊”不仅升级改造了消防设施设备,还成立了专职消防队,这也是上海首个弄堂消防队。“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A主任说:“我们的消防员都是部队转业过来的,有的还是退役消防员。组建之初,专门组织消防员到黄浦支队码头中队实习了一个多月。”
图8-6 田子坊的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左:里弄道路铺装(2009年) 右:田子坊消防队的适合弄堂穿行的四轮消防车(2013年)
“草根力量”的借用是老Z等人的开发团队得以保住空间生产结果的关键,此时区政府也尝试使用同样的策略,只是居民因前阶段的空间生产已产生利益分化,要满足各方利益并非易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