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租厂房:选择适宜的空间使用者优化业务

转租厂房:选择适宜的空间使用者优化业务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陈逸飞工作室旧址泰康路开始从工艺品街转向文化艺术街的发展转型,陈逸飞为空间生产所注入的理念资源无疑是巨大的。当时的厂房是一整个空旷的空间,当天就被分成若干部分,瓜分殆尽。老W入场后,首先明确了与老Z之间的关系定位,随后又通过引进新的关键行动者和合适的空间使用者,挖掘老旧空间的潜在价值,推动了田子坊社会空间重构的速度和深度。

转租厂房:选择适宜的空间使用者优化业务

老W在获得厂房空间的支配权后,并没有如新天地或M50案例的做法一样进行空间改造,而是将未经改动的厂房整幢或分块有意图地转租给了一些特殊群体。这一步不仅将空间开发成本转嫁给了其他社会力量,也集这些新的空间使用者之力把旧厂房的历史信息和美学意义转化为了新的空间价值。

(1)引进艺术家:空间改造目标的转变

老W的加入很快带出了第三位关键行动者——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作为老W过去餐厅的常客,逸飞先生受邀来到泰康路,他在210弄驻足了很久,评价道:“这真是一块好地方,想不到上海还有这样的好地方。‘一路发’在这里是水土不服,那不是上海的味道。”之后的饭局上,陈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泰康路发展建议:“这是培育未来艺术家的地方,就像纽约的SOHO,原来就是旧厂房,改造后提供给那些初习艺术的青年练画,以后就成了一个闻名世界的艺术空间,我们应该为中国未来的艺术青年做点事情,应该把这里建设好。”(访谈记录1)当时在座的只有老Z去过纽约SOHO,逸飞先生的评价给了这个基层官员坚持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而一位颇有声望的艺术家的胸怀与责任感又点燃了其个人理想。

图6-1 陈逸飞工作室旧址(笔者自摄)

泰康路开始从工艺品街转向文化艺术街的发展转型,陈逸飞为空间生产所注入的理念资源无疑是巨大的。2000年1月,陈逸飞工作室落户泰康路210弄弄口,分油画雕塑工作室、会所、陶艺制作工作室等五个区域共500多平方米。嗣后,雕塑家解建陵、摄影家尔冬强等艺术家相继入驻,艺术街雏形初具。田子坊的品格是由艺术家和知识精英塑造的,体现的是他们对于空间生产的专业权力和象征权力。当然陈先生在这个事件中的参与深度和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后面的章节还会有所涉及。

(2)Party招商会:吸纳新的行动者参与(www.xing528.com)

不同于以往的城市空间更新,老W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不是“造什么样的空间”,而是“招什么人来”。除了文化名人和大的文化项目引入外,对于体量很大、设施陈旧的空厂房如何使用,老W的灵感来自一位外国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外国朋友看中了这些旧厂房,(2001年年底)一天晚上他找了近百个外国人在厂房里开大型Party。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仓库厂房全部被借掉了。一方面是价格低,另一方面是外国人很喜欢这种地方的传统建筑环境。当时的厂房是一整个空旷的空间,当天就被分成若干部分,瓜分殆尽。我只负责基础设施的改建和隔间,其他设计装修都是他们自己来做的。(访谈记录3)

老W自此对厂房区的招租对象和消费群体进行了定位:“只租给外国人或者海归派,面向群体是消费能力高、思想相对先进的人士。原因有三:第一,中国人不喜欢老房子,会装修,没有理念;第二,中国人居住在这里面,感受不到它的价值;第三,中国人没有消费能力,外国人消费能力好,而且国外传媒力量很强大。”(访谈记录3)作为旧厂房区的开发主体,老W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图6-2的工厂区历年商铺数统计图表中可见,在经历了2001—2002年爆发式的发展后,旧厂房的租赁一直处于饱和的峰值状态,商户群体也稳定在“外国人”“海归”中的艺术从业者。比如210弄内部的一座五层厂房已改建成都市工业楼宇,在5 000平方米内引进了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设计人士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

图6-2 1998—2010年田子坊里弄工厂区域商家户数统计

国内外的市场经验、广泛的人脉网络和敏锐的文化眼光是老W参与田子坊空间改造之初的行动力基础,这正是当时田子坊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老W入场后,首先明确了与老Z之间的关系定位,随后又通过引进新的关键行动者和合适的空间使用者,挖掘老旧空间的潜在价值,推动了田子坊社会空间重构的速度和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