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空间区位价值的选择更新方向

开发空间区位价值的选择更新方向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在商务区打造餐饮圈到选址泰康路搞文化产业,这是老Z对于基于区位的空间价值的初次开发行动。选择此目标不仅因为老Z出身文化系统,熟稔其道,个人兴趣与理想在此;另一关键原因,是出于对街道的区位及周边地区现状的权衡。更新地的选择不仅确定了空间改造的对象,也奠定了日后小团体决策及协作的生产方式,空间的地理区位也是影响行动者地区空间实践目标的关键。

开发空间区位价值的选择更新方向

结构性前提是空间改造得以开始的机会或制约条件,真正使可能性成为事实的还是具体行动者的能动行为。老Z要发展经济基础薄弱的街道,唯一可以动用的资源就是街道辖区地处中心城区的不错的区位优势。从在商务区打造餐饮圈到选址泰康路搞文化产业,这是老Z对于基于区位的空间价值的初次开发行动。

(1)打造“餐饮圈”:空间价值的初次挖掘

打浦桥街道成立之初财力匮乏,“没有资源,就要挖掘和整合资源,其基础就是空间”(访谈记录1)。街道的辖区就是空间边界,在此范围内早期通过土地批租开发的商住地产项目,以及将街道空间“田”字划分的城市高架及主干道扩宽的市政工程,不仅带来了物质空间形态的变化,也带来了空间功能及空间使用者的变化。针对商务及中高层白领聚集的特点,老Z将发展的第一目标定为打造餐饮圈。区政府的规划中本未有过在该地区发展餐饮业的打算,而老Z歪打正着,大小餐饮店的开张逐渐集聚了人气,餐饮业联席会、餐饮青年沙龙及商委会陆续成立,街道很快就由“穷”到富了。

在制定街道发展目标和挖掘发展资源的过程中,城市空间不仅是老Z得以施展拳脚的场所,也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处于体制末端的基层政府可以支配和利用的稀缺资源。在老Z的操作下城市空间转化为街道可支配的财力,为街道成为空间改造主体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2)选一条无关交通的小马路:文化导向下空间更新对象的选择策略(www.xing528.com)

然而老Z并不满意这样的成绩,认为这只是经济低迷和街道发展期的权宜之计,“在如此好的地段做传统服务业定位太低”(访谈记录1)。在餐饮业的发展为街道积累了一定的可支配财力后,老Z开始筹划第二个发展目标——“文化”。选择此目标不仅因为老Z出身文化系统,熟稔其道,个人兴趣与理想在此;另一关键原因,是出于对街道的区位及周边地区现状的权衡。以行政划分为界的不同省市、行政区或是不同街道,历来都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行政管理单位,这种以空间为界的“政治锦标赛”是体制内官员晋升的重要指标。老Z作为官员深谙此道。放眼打浦桥街道周边有数个市级商圈,要争取夹缝中生存只能“隔山打虎”、错位发展。加之几次出国考察,大阪艺术街和纽约SOHO等场景都使老Z对于旧城更新中的文化价值挖掘有了新的认识,“文化”作为发展目标就此确定。

去大阪一条街,发现市中心商业街没有想象中的摩天大楼、车水马龙,而是低矮房子、人流稀疏,一些青年在街上展示艺术。当时给我的刺激很大,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如果上海也能有这样的地方就好了。(访谈记录1)

时不我待,打定了“发展文化”的主意,老Z便开始了对地点的选择。1997年除夕,老Z上任打浦桥街道之后的第一个除夕,他在街道值班,约了几位时任或历任的区级官员聊天。官员朋友赴约本有宽慰老Z从“富”街道调任“穷”街道之意,但老Z则迫不及待地谈起了“文化兴打浦桥”的构想。盘点下来,街道辖区内现有的文化资源只有中部的区文化馆和西侧的区体育馆,中间以交通主干道相连,老Z极富想象力地将之喻为“哑铃”格局。老Z的文化经济概念得到了在场友人的认同,但是将文化馆和体育馆两个事业单位作为地区的文化地标却有些勉强,影响力不大。此外,主干道是一条“不留人”的“活”路,不利于喜“静”的文化产业的集聚。因此,与其受现有资源的限制,不如“选一条无关交通的小马路”,“造”一个文化空间出来。其中一位友人J先生当场建议选泰康路。当时的泰康路两边是密集的旧式里弄居住区,并有部分空置的厂房,也是一条有着50—60年历史的马路菜场,很不起眼。J先生的提议并非即兴之念,时任一家央企房产公司总经理,曾任职区委组织部、区建委、区重大办相关职务的他,在巨鹿路改造、淮海中路改造等工程中是重要的决策者和参与者。1996年,他主持将泰康路一家旧厂房改建成商务楼,已是他对此地开发前景判断之体现,但由于马路菜场的存在而深受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之苦,这次给老Z的提议,一来与之分享个人判断与眼光,二来也是自身商业利益的诉求。老Z最终决定接受J先生的建议,选址泰康路。

出于文化产业对物质空间的需求和友人的切身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老Z选择了泰康路作为发展地。此时虽并未涉及对具体空间形态的鉴赏,但已从交通条件等空间可及性方面对空间开发价值有了判断,也是老Z作为空间行动者的第一个策略行为。更新地的选择不仅确定了空间改造的对象,也奠定了日后小团体决策及协作的生产方式,空间的地理区位也是影响行动者地区空间实践目标的关键。同时,所选择街区的初始物质空间形态及社会空间结构也预示着之后不同一般的空间生产目标、过程及结果。随着事件的深入和行动者行为的变化,更新范围的边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