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主导的大拆大建:斜三地块开发

市场主导的大拆大建:斜三地块开发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斜三地块位于打浦桥地区的斜徐路第三居委,该地块面积34 865平方米,居民1 300户,单位26家。1992年1月25日,市土地管理局将该地块中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上海海华房产有限公司。随着城市开发和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房价的持续攀升,土地批租的高收益使城市政府将“土地财政”当作了地方财政的支柱。图4-1斜三地块改造前后对比

市场主导的大拆大建:斜三地块开发

1992年,卢湾区将棚户简屋危房集中、急需改造的打浦桥斜三基地使用权转让,建造高层外销房,将批租资金用于批租范围内864户居民和工厂的易地安置,并将棚户“孤岛”改造成街心花园,拓宽徐家汇路路幅。

斜三地块位于打浦桥地区的斜徐路第三居委,该地块面积34 865平方米,居民1 300户,单位26家。1992年1月25日,市土地管理局将该地块中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上海海华房产有限公司。海华公司将其列入商品房建设计划,定名“海华花园”。动迁居民1 044户,单位20家,于1992年10月30日动工,最终建成了由高级外汇商品住宅楼、商业办公用房组成的综合性住宅区,并配套幼儿园、公共绿化等市政设施。

斜三地块的开发项目起源于旧城区危旧房屋和厂区的改造,是城市政府为改善当时居民十分困难的住房问题而借助土地批租和住宅商品化的新制度而采取的“整体拆建”的旧城更新方式。这一方式通过政府的积极动迁安置和开发商快速的开发建造,在短时间内使打浦桥地区的城市形象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打浦桥地区的区级中心功能也从传统的商业中心转变为商业商务的复合性功能,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斜三地块批租方式开创了上海大规模成片改造旧区的范例,开发商在获取开发利润的同时承担了开发地块的市政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责任,解决了政府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斜三地块的开发中,政府实现了城市发展目标而开发商则实现了开发效益,城市政府与开发商为此高效合作,这种做法被广泛应用到以后的上海旧城更新中,推动了上海旧区改造和老工厂搬迁。

随着城市开发和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房价的持续攀升,土地批租的高收益使城市政府将“土地财政”当作了地方财政的支柱。随着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渐强,城市政府对推动城市开发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城市开发的规模不断放大,而这也恰好契合了资本集团投资房地产开发的动机。在开发商追求规模效益的市场规律助推下,资本集团与城市政府结成了城市开发联盟,导致城市开发规模越来越大,成片的旧区被整体推倒重建。这样的状况在1999年完工第一期工程的上海最大的旧住区改造项目“中远两湾城”中达到了顶峰。中远两湾城“旧改”项目占地面积495 000平方米,新建了160万平方米的新建筑,动迁了274家企业和10.5余万户居民,在拆除旧屋进行新型住宅区建设的同时,开发商还清理了周边的苏州河河道,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中远两湾城的房价从1999年每平方米不到4 000元上升至2005年的15 000元。(www.xing528.com)

这类“大拆大建”的旧住区更新方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运动以及欧洲国家的“清除不卫生地区”的城市改造政策。“二战”后美国所发展的新社区大多位于市郊,郊区化的趋势使得诸如洛杉矶之类的大都市无限制地向外蔓延式地发展,而原来的城市中心区则出现了建筑陈旧、公共空间不足、环境污浊及交通拥挤等问题,多数中产阶级因此移居郊区,导致旧市区商业日益衰退,渐渐沦为贫民区。美国政府急于矫正这种都市病态发展趋势,于20世纪50—60年代在许多城市提出了城市更新计划,通过推倒贫民窟重建新住区和中心商业商务区,旨在将衰退的旧区改造成充满阳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空间,吸引中、上层居民返回市区,并提高旧城土地的经济价值。

正是这种西方经验的启发,加之中国本土化的制度环境,促成了上海旧城区在短时期内翻天覆地的空间突变。然而在这种“大拆大建”方式下开展的空间生产后果是将原有房屋权益人拥有的空间区位价值换取了他们的住房面积价格,他们有的拿了“动迁安置费”自己去购买商品房,更多的人被迁往了郊区的安置基地,原住民并没有参与到城市更新的空间生产过程中。凭借极差地租的经济学原理,空间权属的易手是“大拆大建”的旧城更新方式实施的前提,因而成就了城市政府与资本集团的联盟,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和结果由市场机制所主导。

图4-1 斜三地块改造前后对比(来源:《卢湾区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