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所引入的“社会空间视角”不是传统社会科学及地理学研究中所指的居住空间,而是列斐伏尔明确提出的包含了社会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的概念。与此同时,生产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将自己投射于空间、铭刻于空间,并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了空间。
其次是空间分析的引入,本书将田子坊的空间改造过程作为分析对象,空间不仅是研究地点而且是研究对象本身。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剧烈变化,空间意识在社会研究中的复苏贯穿于整个20世纪,尤其在20世纪60到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传统中成为一个本体论的概念。新马克思主义先锋人物列斐伏尔在其重要的城市研究著作《空间的生产》(1974)的开篇中反诘:“空间难道只是社会关系的被动的处所(locus),社会关系的结合呈现于身体的环境,或是在社会关系迁移中的过程的积聚?”(H.Lefebvre,1991:9-11)显然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并在该书中延续了马克思对“生产”的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空间生产”概念作为城市研究的新起点,从“空间向度”来把握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机制。本书所引入的“社会空间视角”不是传统社会科学及地理学研究中所指的居住空间,而是列斐伏尔明确提出的包含了社会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的概念。其内涵有三:其一,社会空间泛指一切人类所感知或体验的具体空间;其二,指现实化和物化的社会(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其三,社会空间视角强调的“社会的空间性”及“空间的社会性”的辩证关系。有组织的空间结构代表了特定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既是社会的,又是空间的,如“统治—剥削”的社会结构与“核心—边缘”的空间结构的相互对应(Soja,1990,2004),又如劳动力的地理空间分布(Massey,2010),空间成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场所。与此同时,生产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将自己投射于空间、铭刻于空间,并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了空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