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经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一个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像空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的。这些才是真正有心计的人,因为他们知道隐藏实力,才能避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以前作为学生的你,可能才华横溢,可能经常受到老师的赏识,可能很张扬。但是你要知道,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不会像社会上那么复杂。即便你锋芒毕露,也很少有什么隐患。但是,进入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你就要学会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实力了。
有人说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就是深谙藏锋不露之道。曾国藩由于从小受到家风的影响,生性刚硬倔强,这是一种性格优势,但也会带来消极后果。初入仕途,他本着为民请命、扭转危局的目的,采取了较为激烈的做法。道光皇帝去世后,咸丰继位。他趁新皇帝求治心切的机会,连上四奏,极陈天下弊政,请求革旧立新。皇帝未予重视,他竟在朝堂上当面指责皇帝,差一点儿受到严惩。带兵以后,因无实权,为求办事速效,他又与地方官员发生了激烈矛盾,甚至也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最后的结果是,咸丰七年(1857)他被迫居家守丧。一年后,由于胡林翼的活动和推荐,他才得以再次出山。
经此挫折,曾国藩性格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也领悟了许多处世谋略。清人郑板桥曾经在家里题过“难得糊涂”四个字,还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糊涂更是难上加难”。聪明人多自以为聪明,往往乐于显露;而糊涂则要求人佯为不知。所谓的糊涂并非浑浑噩噩,而是隐藏聪明的策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曾国藩早年锋芒毕露,为当权者所忌,就是因为当时其他官员对咸丰帝说:“曾国藩不过一匹夫,一回乡举兵,应者云集,实在可怕。”再加上曾国藩气势逼人,激化了同其他官员的矛盾。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过于显露自己都有坏处。
曾国藩自从被朝廷外放以后,深切感受到了“外吏之难,盖十倍于京辇”这句话的含义。经过几次挫折以后,他也学着糊涂了。
懂得隐藏,懂得退让,才能保证自己安全。而通常那些恃才傲物的人,却很难有好下场。(www.xing528.com)
我有个好朋友,叫唐傲。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有过硬的管理才能和游刃有余的公关能力,但他有一个缺点:争强好胜且易冲动。这也给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少麻烦。
唐傲毕业后就被珠海市一家中型合资企业相中,负责公司的宣传工作。当时他自己也这样考虑:应该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初入职场的他写出来的文件颇受老总欣赏,曾多次受到老总的当众夸奖。但半年后,和他同一批进公司的两个同事都升职了,他还在原地踏步走,于是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他竟迁怒于人事部的经理,而且还和人家吵了起来。
最后,他居然放出这样的话:“我豁出去了,不成功,便走人。”和人事部经理发生冲突后,唐傲被老总叫去谈话。老总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唐,请你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了解你,认识你。”老总想再观察他半年,便让他做公关部经理。年终调整薪资的时候,唐傲的工资翻了将近一倍。这一喜讯没让他高兴多久,就又开始心理不平衡了。因为同一批和他进公司的同事又有了新变化,要么升职,要么外调别的部门任职,而他还是处于起跑阶段。
唐傲觉得再这样等下去是没结果的,于是又露出了他任性的本性。有一次,公司通知他在休息日加班,他觉得这样对自己不公平,便断然拒绝了公司的加班要求。这让公司高层领导觉得极为尴尬,于是,老总也没什么耐心给他考验的时间了。从此,老总将他打入“冷宫”,最后,他也自觉无趣,辞职了。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表现得锋芒毕露、急于求成。他们凡事都要争个“先手”,有时动不动还要来个“抢跑”,这必然会过早地掀起和卷入竞争,也会在潜规则下显得被动,最终落得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下场。在社会中需要修炼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才能,还有你张狂的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