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步骤应不间断地进行,由此可知心肺复苏(简称C.P.R)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现场的心肺复苏和医院的心肺复苏。
1.现场的心肺复苏(初步救生)
现场的心肺复苏也是在现场急救中最早的救生,一般由非专业的操作者徒手进行,所以又称徒手C.P.R。徒手操作是实用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
(1)迅速判断病情,尽快采取措施防止伤员病情恶化。
(2)判断伤员意识和呼吸道是否畅通。
(3)判断伤员呼吸,当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
(4)判断伤员脉搏,确信伤员已没有脉搏,心跳已停止(已查明无呼吸及意识)时,即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5)现场有条件时,应采取进一步处理,如静脉输液、给氧、电击除颤等积极措施。
2.现场心肺复苏法的具体步骤
(1)迅速确定伤员是否存在意识(判断神志)。
(2)高声呼叫其他人前来帮助抢救(呼救)。
(3)迅速使伤员处于仰卧位(放置体位)。
(4)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5)确定呼吸是否存在。
(6)人工呼吸二次(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
(7)判定心跳是否停止(触摸颈动脉)。(www.xing528.com)
(8)胸外心脏按压,建立循环。
(9)有条件时可先予以直流电除颤,并予药物处理。
(10)转送医院,继续复苏。
为了便于记忆,将现场心肺复苏的内容分为A、B、C三个部分,简称为ABC记忆法。
A:从判断伤员神志到开放气道,确定有无呼吸,即第(1)~(5)项。
B:人工呼吸,即第(6)项。
C:判定心跳是否存在及心脏按压,即第(7)~(8)项,有条件时包括第(9)项。
3.医院的心肺复苏(二期救生)
医院的心肺复苏是专业的心肺复苏。在初期的心肺复苏急救的基础上,使用医疗设备,由专业医务人员维持伤员心肺功能和酸碱平衡,控制心律紊乱以及脑复苏和其他并发症的处理,使脑、心、肺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
医院的心肺复苏还包括必要的药物治疗、心电图检查及监护观察和给氧、电击除颤、直流电击除极处理等。
根据国外心脏急救的标准和指南介绍,电击出现下列生理反应,需迅速对触电者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急救:
(1)呼吸肌的搐搐。如接触电流时间较长,可因缺氧而心脏停搏。
(2)呼吸肌长时间麻痹。由于严重痉挛现象所致,可在中断电流后持续数分钟,结果是缺氧性心脏停搏。
(3)心脏停搏。电击(包括闪电击)可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
如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包括能发展为心室颤动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因触电持续若干秒而造成,这时需送医院作进一步的心脏救生监护和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