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凭借课件、投影仪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写作的意境,触发学生写作文的灵感。同时以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听讲中学习技巧,在问答中明白道理,在讨论中交流方法,在归纳中总结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以下以《写出心中爱的小诗》的课堂教学为例,展示教师如何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欢笑的课堂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细化作文的信息处理流程,全面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1.激发兴趣,拓宽思路
在《写出心中爱的小诗》课堂中,教师首先通过展示成语图片,要求学生在看图片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判断出每幅图片所蕴含的成语。以这种方式开启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猜过成语图片之后,接着进入数字对话环节。这个环节将数字拟人化,让学生扮演数字来对话。譬如,0对8说“胖就胖呗,还系腰带呢”;7对2说“再跪我也不原谅你”;6对9说“酷就酷呗,还玩倒立”;3对1说“瘦成这样,真不容易啊”。拟人化的数字俏皮可爱,个性毕现。这个环节再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随后,课堂进入“兴趣导入之文字遐想”环节。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一个意境,将学生置身于这个意境中,继而让学生思考“比”与“北”、“兵”与“丘”、“寸”与“过”等文字之间会产生怎样有趣的对话。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以动画、配音以及解说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联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当“比”对“北”说“你们背靠背,闹矛盾了吧”之后,配音“哼,懒得理你”;当“兵”对“丘”说“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之后,配上爆炸的声音;当“寸”对“过”说“呵,老爷子真休闲,买躺椅了”之后,配音“真舒服啊”。
讲完这些内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想古今中外有哪些运用这种独特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故事。例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其实,写作文也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这样才能使思路更加开阔,解决写作中无事可写、成文前后不连贯、中心思想不突出、不能有效地表情达意等难题。
2.展开联想,链接信息
在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之后,此刻教师再分别运用具有阶段性、景物性、对比性的三类词语为学生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从具有阶段性的一组词语“儿童—少年”中,学生能联想到青年、中年、老年等表示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词语,以及与此相似的一组词语“春—夏—秋—冬”;从具有景物性的一组词语“阳光—彩虹”中,能联想到雨露、蓝天、白云等景物性词语;从具有对比性的一组词语“关爱—漠视”中,能联想到温暖与寒冷、谦虚与骄傲、庸俗与高尚、文明与野蛮等其他对比性词语。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要使思路开阔,需要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紧接着,教师播放动画片Family,让学生进行赏析。在视频的赏析中,教师先让学生融入到动画的意境中,让学生了解视频中的摇篮、小伞、拐杖等都蕴含了家庭中温暖的爱,借此抛砖引玉,让学生说出他们各自生活中关于爱的点点滴滴。然后,再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结合平时积累的素材写下心中“爱”的感悟。(www.xing528.com)
在仿写句式中,教师再结合刚才“词语联想”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从阳光、小雨中想到了什么。阳光能使人感到温暖,而饥寒交迫的人正需要温暖。那么白云、小伞又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以此步步推进,引导学生从作文的主题出发,联想到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爱的意境”。
3.创作小诗,交流体会
在上面的句式仿写中,若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词语结合到创作之中,接下来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告诉学生,爱无处不在。譬如,学生和父母、老师、朋友、同桌的相处中,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这样的一举一动都在表达爱。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观看视频《爱的表达式》。
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创作,按照要求的作文格式,把“爱”的小诗写在一张心形卡纸上。其中,小诗的第一部分用比喻的形式写出爱的感悟,第二部分写出生活中爱的具体体现,最后写上几句自己对爱的宣言。
从激发兴趣到开拓思维,再到展开联想,交流体会,教师逐层深入地带领学生打开脑洞,结合生活经验,最终将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学生创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诵读以及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来深化、总结学生的创作成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综合运用等能力,又能够让大家了解到,这些“爱的宣言”都源自于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所以,写作文时还需要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够让思维飞扬,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4.展示作品,升华中心
作品点评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手绘一个爱心的图案,告诉学生,这个“爱心”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起点,每一段弧都是一个故事,只有连接这一点点、一段段爱的小事,才能构成一颗完整的“心”。同时,要求每个讨论小组派一位同学作代表,把各组成员所描绘的“爱的宣言”贴到心形线条的边缘,构建整个班级心中的“大爱”。在学生张贴“爱的宣言”时,教师可播放音乐《爱的奉献》,深化主题,升华中心。
课程结束之前,教师选择一首《爱无止境》的诗歌,师生一起深情诵读。这样,教师在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了健康人格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