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的优化方案

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教育是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校园物质景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对景观解读的过程或者说审美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校园物质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有两个发挥方向,即道德陶冶和审美创造。中国教育曾受苏联影响较深,校园建筑对此亦有所反映。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

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的优化方案

我们这里所谈的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指旨在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以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育人方式。它实质上与精神教育是一致的。审美教育是以人格养成、精神升华为目的的,因而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解读)就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参见檀传宝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第19页)。

审美教育是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早在古希腊,人们便已经意识到审美教育在全面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教育中起首要作用的应当是美的,而不是野蛮的、动物的。”在近代,德国作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对审美教育作出过生动论述,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除了首先是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可见,他是特别关注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的。

审美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的人格作为惟一目的,通过潜在课程真善美融为一体,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物质景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对景观解读的过程或者说审美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这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之所在,因而也是校园物质景观教育功能发挥的方向。

校园物质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有两个发挥方向,即道德陶冶和审美创造

1.道德陶冶功能

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此就以雕塑为例进行说明。

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能,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的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下,苏联1918年颁布特别法令,要求在全国各城市建造雕塑(M.▲.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内依主编:《美学简明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版,第214页)。因此,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雕塑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概,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统思想就这样世代相传。

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

2.审美创造的功能(www.xing528.com)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

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

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瞧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

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现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中国教育曾受苏联影响较深,校园建筑对此亦有所反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集建筑学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

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对物质文化景观的直观感受,激发起情感的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萌发出审美创造的能力。

(周光礼/范方:范方,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周光礼,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长沙;410081。《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