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课程不同于学科中心课程或学问中心课程,它在课程形态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因此它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紧扣课程目标并具有其个性特征。
1.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任何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认识与解决,任何科学思维和实践的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笔者认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精选:
其一,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要让学生从常识水平进入科学水平,那么,在方法上也应当相应地从经验方法上升到科学方法。我国学科课程未安排科学方法的内容,而是从学科特殊方法直接上升到哲学方法论。实际上,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一般方法。对此,我们应该结合有关内容讲授观察、实验、调查、模拟、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科学假说等基本科学方法。例如:可以将分类、测定、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条件控制、预测、记录和对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验方法融人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中,以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与训练;也可以专门介绍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如关于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的构想与设计方法,文献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报告与论文的撰写方法等。
其二,问题系列和相关知识。研究型课程的核心内容应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索为基调来进行选择和组织。这里所谓的“问题”,可以是某一学科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科技发展中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吸引力和探究性,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应当处于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即处于最近发展区,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问题的组织应注意层次性,即最初的问题可能是学生熟知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较简单的问题;随着认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且后面的问题是建立在当前问题解决后所发展出的心智基础和所形成的研究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样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呈阶梯状的系列问题系统。由于不少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必然要涉及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中的诸多学科知识,我们还应围绕问题,根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和技术中的概念原理性知识,以有助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2.关于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式(www.xing528.com)
研究型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探究性的问题系列,由此决定了“从研究中学”是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方法论原则,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则是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研究型课程的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来加以组织,以自主研究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操作模式可扼要地概括为:问题引出—主动探索—研讨启发—交流共赏—点评升华。教师首先有目的地把“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围绕着“问题”进行各自独立的自主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形式展开积极的研讨和启发;然后再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使成果在全班得以交流和共赏;最后师生共同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起帮助和指导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时空具有很大的弹性,它因特定的研究内容和进程的不同而异。
3.关于课程的教学评价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判定课程教学的好坏、优劣和实际效果的过程。科学、客观、全面的课程教学评价无论是对于课程教学形式的改进还是课程建设的完善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型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特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评价的目的重在评价学生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学习达成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知识目标的情况;评价的内容体系应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横纵两方面来进行科学的构建;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根据各类评价内容而定,如采用研究结果分析法、实验设计法、专题论文法、实际运用法、心理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
(李衤韦,山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临汾:041004。北京:《中国教育学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