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金融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大多数研究并未区分金融发展的不同方面对技术创新是否具有不同作用。
在研究中,Pagano(1993)采用AK模型来讨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他认为,金融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率,主要途径是通过提高社会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发挥作用。[28]但是,在AK模型中,并未区分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之间的区别,技术知识被视作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一道被纳入总量资本当中。其后,Aghion和Howitt(1998)对此模型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采用了一个基本的熊彼特流派增长模型(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进行分析,他们认为,金融发展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发挥作用,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King和Levine(199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金融系统纳入熊彼特流派增长模型,使金融系统成为一个内生变量。[29]运用这个模型对金融发展作用的发挥进行分析,他们的研究认为,与股票市场所具有的确定创新活动预期利润现值的能力一起,金融中介所具有的动员和运用储蓄、分散风险,以及获取相关项目信息的功能提高了技术创新水平。
此外,Fuente和Marin(1996)在其研究中采取假设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取决于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的努力程度,而且其努力程度信息只能以一定的大于零的成本不完全地被外部人员所获取。他们研究得出这种信息摩擦将会导致金融中介机构作为创新活动代理监督者出现,金融中介与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之间签订的合约,通过融合激励和监督的手段保证企业家的一个最优努力程度,从而使得创新活动最大程度取得成功。[30]
在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中,国外已有相关文献认为,与股票市场不同,信贷市场可能会阻碍创新。Stiglitz(1985)认为,债务合约的结构并不很适合收益不确定并且不稳定的创新型公司。[31]Hellwig(1991)论证了有实力的银行经常通过索取信息租金和保护现有的企业等方式来扼杀创新。[32]通过获取公司内部信息,有实力的银行可以索取信息租金,占有企业大部分的利润,这就会降低企业投资长期创新项目的激励。Weinein和Yafeh(1998)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信贷市场偏爱保守的投资,从而阻碍企业投资创新性的项目,并且导致企业更希望停止正在进行着的创新项目。[33]相反,股票市场则给予企业更多的灵活性来投资创新技术,鼓励企业投资不确定但可能具有突破进展的创新活动。Brown、Fazzari和Petersen(2009)认为与信贷市场相比,股票市场在鼓励创新方面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与债券持有者不同,创新成功时股票持有者会分享成功的收益。第二,与债务资金筹措不同,发行股票筹资不需要抵押品,这对创新型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创新型公司一般具有很多的无形资产但只有价值有限的抵押品。第三,通过发行额外的股票进行融资并不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这对投资于创新的公司来说非常重要。[34]运用34个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产业层次的样本数据,并区分信贷市场与股票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Po-Hsuan、Xuan和Yan(2014)的实证研究发现,与股票市场发展激励技术创新不同,信贷市场发展却成为技术创新的阻碍。股票市场市值增加一个标准差,技术创新(成功的专利申请量)将增速3.01%~5.78%;但是,私人部门信贷增加一个标准差,技术创新将减速3.47%~5.62%。[35]
与国外学者的研究不同,由于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国内的相关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在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时,并未将金融发展中信贷市场的发展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分别测算,而是笼统地将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www.xing528.com)
叶耀明、王胜(2007)通过采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证实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促进,而且其研究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对原创型发明更加显著。毕克新、郭文刚(2005)在其研究中将国内外金融体系在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时所展现的效率进行了比较。马晓霞(2006)对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我国制约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性因素主要是企业融资困难,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更好发展,必须构建发展完善、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并努力增强金融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闰江、马才华(2007)运用江苏省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江苏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及制约其技术创新活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也得出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限制,为铲除这一障碍,必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平台,丰富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郭淼、陆琳琳(2007)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在制造业中技术创新各个阶段所得到的金融支持力度都呈现出明显不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应根据技术创新活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从总量及阶段分布两个方面建立金融配合机制。[36]
随着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范围也更加广泛。殷剑峰(2006)从探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出发,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他比较了以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的两种金融体系在发挥功能中的机制差异,指出两种不同的金融结构对新技术出现的反应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在新技术的推广、传播和改进阶段,还是成熟阶段,两种金融体系作用的发挥机制都展现出很大的不同。王莉、佘德容(2007)从信息获取、风险分散和公司治理三个角度,比较了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的两种金融结构对于技术创新活动在微观与宏观上的影响,指出不同金融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性质,而且受到创新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处创新阶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认为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方面,银行为主导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并没有显著的差别,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只是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创新活动较有优势。[37]除此之外,无论是一国的创新还是经济增长,都需要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整体发展水平的支持。
但是,也有部分文献提及到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孙伍琴(2004)分析了不同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中介主导型)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作用。[38]由于银行中介倾向于将风险内部化,且在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上不能准确反映不同存款人之间的不同观点,使其不适合为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而金融市场则有利于投资者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自身所面临的非系统风险,且能反映不同资金提供者的不同意愿,使其能更好地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徐羽联、王意涵(2011)应用Bootstrap仿真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采用1995—2009年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得出,我国的金融体系之中风险投资发展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股票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正的影响,而银行机构与债券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作用不显著。运用1998—2007年的中国省际数据,周永涛、钱水土(2012)引入空间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股票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39]基于DAG分析法,李苗苗、肖洪钧和赵爽(2015)运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以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不利于R&D投资;股票市场发展既是引致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也可以促进我国的R&D投资和技术创新。[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