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抑制对宏观经济的效果

金融抑制对宏观经济的效果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抑制政策也得到了理论上的充分支持,因为在这一时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抑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抑制维系了财政支出的扩张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虽然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宏观经济负面影响。

金融抑制对宏观经济的效果

在McKinnon和Shaw初次引入和使用后,金融抑制(也称为“金融压抑”)这一术语迅速地流行起来。根据他们的界定,当政府税收和其他措施扭曲了国内的资本市场时,整个经济就称作金融抑制。进一步他们指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利率限制,对银行存款较高的准备金要求,强制性信贷分配和通货膨胀一起相互作用,使货币资产的实际收益非常低(通常为负值),货币需求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3]一系列的政府干预,降低了银行体系对居民存款的吸纳能力,抑制了国内金融体系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高峰时期。在很大程度上,金融抑制的动机源于财政约束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政府希望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但是发现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只有依赖国内金融体系为其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融资:第一,对银行施加较高的存款准备金要求,直接为政府的发展计划筹集资金。第二,对贷款利率施加上限,以降低政府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贷款利率上限,使信贷市场存在过度需求;于是,政府通过强制性信贷分配将之投放到优先发展的部门,以配合政府的发展计划的实施。第三,通货膨胀并非政府有意而为,其形成另有其他原因,但是客观上通货膨胀税构成了政府收入的一种重要来源。第四,金融抑制几乎总是伴随着对国内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因为政府要阻止人们通过选择国外金融资产或金融中介来规避国内金融抑制。所以,从支持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不但在政治上富有说服力,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得心应手。

金融抑制政策也得到了理论上的充分支持,因为在这一时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抑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Fry,1995)。[4]为了将有限的经济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或优先发展的产业,他们普遍赞同运用金融抑制来“强迫”储蓄,并且低于均衡利率的信贷是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他们甚至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除非受到抑制或操纵,否则,金融部门和金融资源无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效果上看,银行储蓄的高准金要求、通货膨胀税,以及通过低于均衡利率的融资获取的隐含补贴,构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抑制维系了财政支出的扩张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但是,与之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McKinnon(1973)和Shaw(1973)的理论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宏观经济负面影响。[5]也正如Fry(1995)所归纳,总的来讲,金融抑制代表了一种经济条件,其中政府武断的政策扰乱了金融价格,降低了储蓄的兴趣,减少了投资和盲目分配了金融资源,并由此损害了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分配。[6](www.xing528.com)

(1)抑制的金融政策分割了国内资本市场,缩减了投资规模。金融抑制使银行体系流动的可贷资金减少,迫使潜在的投资者更多地依赖自我融资;而且因为存款和现金的真实收益为负,公司不能轻易地积累流动资产来准备做出不可分割的投资。此外,高且不稳定、无法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限制了债券股票市场发展,使公司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来进行投资。

(2)金融抑制(低或负的真实利率),阻碍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第一,低或负的真实利率鼓励了现期消费,并且导致人们储蓄不动产,而非金融资产,因为前者是防御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部门流于形式、发展迟缓,并由此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货币化和货币交易效率。第二,低或负的真实利率导致了公司对可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并由此产生了信贷配给、寻租行为和政府腐败。第三,低或负的真实利率造成了可贷资金流向低效率的项目,损害了金融系统重要的配置功能,使投资效率低下。

(3)金融抑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收入分配。低或负的真实利率与相对较高的工资结合在一起,诱导企业使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和设备,有限的资本投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企业的生产要素的组合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失业率上升。在抑制的金融体系中,因为可以在很低的利率条件下获取资源,那些被政府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或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企业和个人将受益。此外,那些从财政支出增加中获得好处的受益人,以及那些如果消除了金融抑制税就会使用正常税的潜在纳税人也会从金融抑制中得到实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