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公司高效资产管理策略

跨国公司高效资产管理策略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着资金转移的渠道,使跨国公司具有在全球筹资的可能。本节介绍跨国公司短期有价证券的选择以及现金和有价证券持有量比例的确定方法。跨国公司在预算中决定最优化现金余额以后,暂时多余的资金便用于购买有价证券作为短期投资。

跨国公司高效资产管理策略

1.跨国公司内部信贷现金管理

(1)跨国公司内部信贷。由于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着资金转移的渠道,使跨国公司具有在全球筹资的可能。当一个子公司需要资金时,也可以通过内部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贷款的方式如表6-8所示。

表6-8 跨国公司内部贷款方式

资料来源:张明明,陈玉菁.国际理财[M].百家出版社,2000。

(2)全球性现金管理。现金管理要求企业的资金得到最优使用,并从闲置的资金中获取报酬或利息收入。在跨国企业中,用于投资融资的短期资金包括现金、活期或定期存款、到期票据以及各种有价证券

跨国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随时发生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通常在一段时间内现金收入量(流入量)与现金支出量(流出量)不平衡,其差额称为现金净额。现金净额等于现金流入量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额有正、负之分,正值为净流入额,负值为净流出额。

财务经理在安排现金流动时,往往将现金流入和流出配对成1∶1的比例,对现金净流量作出最佳安排,当资金余裕时,要作适当的证券投资;当资金不足时,要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预测现金和决定现金状况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表6-9所示。

表6-9 预测现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资料来源:陈建樑.跨国公司投资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现金安置的决策是相当复杂的,不仅这些因素之间经常会冲突,而且同一因素内部也会经常冲突。例如,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将资金转移到母公司,但这可能和收益最大化、税收负担最小化以及满足分公司要求等因素发生冲突;实行流动性要包括大量交易成本,这会减少营运资金总额;交易成本最小化要求资金保留在原生产国和地区,迅速流动意味着将资金安置在急需的地方。

2.跨国公司短期有价证券管理

跨国公司为了维持资产的流动性,除需保留适当的现金余额外,还要保持一定数额的短期有价证券。本节介绍跨国公司短期有价证券的选择以及现金和有价证券持有量比例的确定方法。

跨国公司在预算中决定最优化现金余额以后,暂时多余的资金便用于购买有价证券作为短期投资。短期有价证券的种类如表6-10所示。

表6-10 短期有价证券的种类

资料来源:陈建樑.跨国公司投资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有专家将短期有价证券划入现金类内,作为“准现金”,不单独作为一个流动资产项目处理。事实上,证券转换为现金不是转瞬即逝的,需延续一定的时间;证券与现金转换会发生费用;证券兑现的价格是变化的。

(1)短期有价证券的选择。短期有价证券一般在短期内到期并可随时兑换成现金,短期证券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

投资短期证券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用暂时的余裕现金购买短期证券,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二是替代现金,当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时,短期证券兑换成现金以保证现金支付的需要;三是为将来某一时刻特定现金需要的货币积蓄做准备,如交纳所得税前、公司债务到期前、更新改造方案实施前、股利发放前都需持有较大数额的短期证券。

短期证券的特点决定了短期证券投资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风险问题。投资风险是指债务人到期不履行还本(付息)义务。通常,政府公债与国库券都作为无风险证券,其他证券由于有风险,其报酬(即利率)也相应提高。这一提高部分称为风险报酬或风险加成。证券风险越大,风险报酬也越高,因此,证券利率也高,企业期望得到高报酬,就必须承担高风险,在报酬与风险两者之间作出权衡。

其次,证券的易销性。短期证券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转让,具有较强的流通性。某种短期证券在市场上易于兑现,畅销性好,流动性强,呆账风险小,该种证券就可以用较低的利率发行,以较高的市价出售(兑现额高);反之,某种畅销性不好的证券,就要以较高的利率吸引投资者,其市价也较低(兑现额低)。

选择短期证券投资必须考虑现金支付情况,现金支付不急需的,可用畅销性不强的证券做准备,可获较高的报酬率;现金支出急需的,用畅销性好的证券做准备,虽然投资收益较低,但可减少机会成本。

如果能较准确地预计证券市场价格的升降变化,做买卖证券投机获利也是一种极好的投资。

再次,证券的期限。不同种类的短期证券的期限长短不等,短至几天或一个月,最长为一年。短期证券投资尽可能使投资证券的到期日与现金支付日期相配合。证券不到期虽然可以贴现,但贴现率总要高于报酬率(即利率),这使贴现人(即投资者)蒙受损失。

最后,证券的多样化。如果投资金额较大,应分散购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期限的各类证券,包括国库券,公司债券,优先股票,普通股票等,要求结成最优化的有价证券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少受意外损失。

(2)现金与短期有价证券的持有比例。现金和短期有价证券都有支付能力。因此,在确定的现金持有量中部分余额可以用短期证券形式持有。这就产生了持有货币形态资金和持有证券形态资金的比例问题。

公司可以百分之百地持有货币形式现金而不持有证券形态的准现金。这样做,虽然现金流动资产的流动性最大,但失去了获取证券投资利息的收益机会,产生了机会成本。假如证券瞬即兑换成现金,而且兑换成现金不需任何费用,公司就可以百分之百地持有证券形式的准现金而不持有货币形态现金。这样做,虽然公司可获取最大的证券投资收益,但实际上证券兑现成现金需要一段时间,又要损失费用。当获得的证券投资收益不能抵补转兑成现金的业务费支出时,百分之百地持有短期证券就不是良策了。现金和短期有价证券的最佳持有比例可用两种模式来计算和确定。

首先,统计模式。根据过去历史实际数确定一个价值量Z:

式中:b代表证券与现金相互转兑时每转兑一笔发生的固定费用;i是证券投资日利率;σ2 是每天现金净流量方差

再利用经验统计Z值,确定未来货币形态现金最高保有量H。H=3Z。根据经验统计,确定货币形式现金最低持有量为零,或者是一个正值数额M。

当持有现金余额等于最高限额H 或高于最高限额H 时,即刻用现金购买(H-Z)额短期有价证券;当持有现金余额等于最低限额(M 或零)时,即刻出售短期证券(Z-M)额转兑成现金;当持有现金余额在最高限H 与最低限M 之间时,不买卖短期证券,不做转兑业务。

这样做的结果,使持有的现金余额始终在H 与M 之间,并集中在Z的上下波动。如图6-9所示。

图6-9 现金余额

根据历史数据并利用统计模式计算确定的价值量Z、H、M 与未来现金保有额的预测值不能完全相等。实际管理中,要对统计模式计算出的H、Z值加以修正,修正为符合本预算期情况的H、Z值。

确定Z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时,先以M=0为假定,确定Z、H 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然后再将M 点、Z点和H 点平行上移,直至M 点由0最低限上移至预定值的位置为止。若M 最低限假定为0,M 点,Z点和H 点不做平行上移。

案例6.1 假设b 代表现金与证券每次转兑固定费用26.5 元,i是证券年利率10.95%;年内单利计算,日利率为0.03%;σ是每日现金净流量标准差1 000元;M 代表最低持有现金余额1 200元。

其次,概率模式。用概率计算方法做出货币形态现金持有量与证券形式准现金保有量最佳分割。

利用概率模式的先决条件是:公司有历史实际数据供预测参考,具有可统计性,并且具有可预测性,能够预测出未来结果及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案例6.2 假设根据有关现金余额及概率资料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

■短期有价证券每周利率为0.09%;每周第二天出售的证券到周末损失的利率为0.07%;

■现金与有价证券转兑瞬息完成;

■每转兑一次发生的费用包括两项:证券买卖佣金为转兑额0.04%;转兑一次固定费用40元/次;

■本周初保有证券180万元,有足够的证券出售来补充现金余额,无需借款;

■根据某些规定,周末现金余额最低额为300万元;持有证券最低标准为170万元,周内每天(任何一时点上)都要维持300万元以上现金额。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不仅在周末转兑现金,而且在周内也有转兑现金的必要;

■周内出售证券可能出现的概率随证券出售总额的增加而“逆增”。

本周内可能出现的现金余额预测值如下:

(www.xing528.com)

本周开始之初拥有现金320万元,持有证券180万元。

根据上述假设和要求,确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最佳数额。所谓最佳,是指持有该数额的短期证券所获得的净收益最高。

[A方案] 平时持有短期有价证券标准定为170万元。

本周一持有证券180万元,周二出售10万元证券就达到平时持有证券170万元标准;也满足周末最低持有170万元证券的要求。

周内证券投资利息收益额170万元*0.09%=1 530元;

周一出售证券费用10万元*0.04%+40元=80元;

本周净收益1 530-80=1 450(元)

[B方案] 平时持有短期有价证券标准定为180万元。

为了补充周末现金余额的不足,出售证券10万元的可能性为10%。

周内证券投资利息收益额180万元*0.09%=1 620元;

周末出售证券费用(10万元*0.04%+40元)*10%=8元;

本周净收益1 620-8=1 612(元)

同理,可依次计算平时持有短期有价证券标准为190万元、200万元、210万元等情况下的净收益,通过比较可得出初步结论:在满足题目要求前提下,平时持有210万元短期证券的净收益最高,为最佳证券持有量。应该指出,采用这种概率模式测试最佳短期证券持有量及现金余额,要求参与计算的有关各数据是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工作经验及未来变动因素得到的较为准确的预测。

3.跨国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许多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和加速商品周转,对本国出口给予利息补贴,提供信贷担保以及商品赊销和提供赊账服务,由此产生了应收账款。在跨国公司中,应收账款主要由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记账交易、装船、寄销装运以及商品和劳务的运输引起的。此外,分公司及其附属单位赊账出口销售、赊账就地销售创造的赊销应收账款也是整个跨国公司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结算中,各公司的财务经理对应收账款要进行归类和分析,对每一类账户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计划进行解决,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以求获取最大利润。下面分别介绍国际企业经常采用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1)福弗廷(Forfaiting)。福弗廷是从1965年起始于西欧的一种新的对外贸易融资方式,对中长期出口特别是出口到东欧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商品提供融资。其过程是福弗廷公司(一般是一家欧洲银行的子公司)购买并贴现进口商(一般是进口国的政府或企业)寄发给出口商的无追索权汇票。根据协议,出口公司对交易中的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不负责任,因为这些损失由福弗廷承担,但它要负责同贸易有关的其他风险,如商品质量。

期票由进口商签发,由进口商银行担保,该银行是期票的原始负债人。出口商收到这些票据时,票据上已记有“无追索权”的背书,福弗廷按预先约定的条件贴现票据。贴现票据收益=面值-贴现费(贴现率*未到期的天数)+0.1%(合约中每月未使用部分增收10%左右费用)。福弗廷通常将印有两个名字(进口商银行和福弗廷公司)的票据推销给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投资者,以筹措另一轮福弗廷资金。购买这些期票主要依据是福弗廷的背书。假定该公司已仔细地评估了商业、国别风险,就可以承担进口公司或银行到期支付的风险。

(2)保付代理(Factoring)。子公司或孙公司的出口赊销商品或信用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可以无追索权代理保收,经纪人承担所有的信贷和政治风险,除非合同双方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中出现缺陷或不能按合同完成交易。应收账款代理保收对那些全球贸易比例不大的外贸销售活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大多数应收账款的国际代理通过国际代理组织,国际代理组织在大多数工业国家有广泛的联络机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该组织没有设置机构,在这些国家开展活动就受到了限制。尽管工业国家出口经营企业有代理服务,但也不要求每一个出口企业都去办理代理业务,对那些不能承担信贷核对和风险评估费用的小企业,或者只是偶然出口到许多不同国家的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代理业务是很合适的。经常向许多国家出口的公司可以用各种应收账款的证券来节省费用,减少损失。

应收账款代理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前面讨论过的福弗廷,不同的是,后者通常有一个进口方的政府机构,政府银行或金融机构一起担保进口部门签发给福弗廷公司的票据。

应收账款代理对出口商或跨国公司有许多好处。出口商可以用往来账户进行货运,而不一定用现收现付或信用证行货运。出口公司不承担信用调查和托收的成本,也不承担评估政治风险的成本。代理公司持有不同国家的多种证券,更便于评估这些风险,它所消耗的费用可能要比出口公司自行托收的费用更低。

但是,国际应收款代理的费用仍是很大的。根据应收账款的数量、质量和年周转速度的不同,出口应收账款的代理费用也不同。主要费用包括约2%的赊销加上比伦敦同业银行拆放利率(LIBOR)高1%—2%的贴现率。

(3)延期信贷(Credit Extension)。跨国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经常采用延期信贷的办法。信贷期限越长,销售量可能越大。但延期信贷并不是最好的策略,它有不还债的风险,增加了大规模投资应收账款的利息费用。由于所用货币要贬值,其应收账款价值的损失必定要用较高的收益加以平衡。如果延期信贷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这些增加的成本就可以部分地抵消。

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比较预期收益和成本:

■计算延期信贷的现行成本;

■计算信贷政策修改后的展期信贷成本;

■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计算信贷策略修改后增加的信贷成本;

■不考虑信贷成本,计算新的信贷政策增加的利润;

■只有当增加的利润超过增加的成本时,才选择新的贷款策略。

在一般条件下,延期信贷增加的销售额和销售成本为△S和△C。预期每单位销售收益的贷款成本R增加到R+△R,只要增加的利润大于增加的成本,延期信贷是可行的,即

△S-△C>S△R+△S(R+△R)

△R表示预期货币的变动率。

这种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是否要紧缩信贷,减少销售,同时减少信贷成本。在评估延期信贷扩大销售时,一个潜在的问题是竞争对手的反应。如果一个寡头垄断或一家企业提供延期来降低价格时,竞争对手也被迫采取同样的措施来保持市场份额。虽然应收账款增加了,但没有增加任何销售和利润。

4.跨国公司国际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决策就是决定现有制成品、加工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最佳存货水平。这对国内、国际企业是一样的,决定安全库存水平也可采用同样的技术。跨国公司要控制基本变量的困难较大,这些复杂的因素包括不同地方的存货水平不同、漫长而多变的货物运输时间、繁琐的海关诉讼程序、频繁变动的进口控制和关税、罢工和政治动乱会引起存货霉烂等,而最重要的因素是汇率波动的风险。下面讨论怎样决定最佳存货量、存货保证量和增加库存的水平。

为说明这些复杂因素对基本存货量的影响,现假定一个纯粹国内企业,有下列数据:

■最佳订货量(EOQ)=1 200单位=每月销售

■存货的保证量=100单位

■备运时间=10天

根据这些资料决定再订购点:再订购点=存货保证量+(日销售量*备运时间)

当存货水平达到500单位时,就要重新订购1 200单位。由于每天的销售率可能发生变化,重新订购存货又需要时间,需要用存货保证量来补充。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中,开始订购1 300单位来满足每月的需求,并设立存货保证量,以后订购1 200单位(如图6-10)。

图6-10 基本存货计算图

假定一家跨国公司的分公司的制成品和零部件来自母公司或另一子公司。供应单位和销售地点位置不同,运输时间和海关手续可能延迟。由于这方面的影响,就需有一定的存货保证量和备运时间。最佳存货量的成本等于缺货成本加上存货保证量的成本。由于预计缺货的频率较高,存货保证量可能要呈上升趋势;同样,预计到运输时间或通过海关的时间可能要延迟时,只得延长备运时间来抵消。重新计算的存货保证量150单位,修订的备运时间15天时,重新订购点750单位[150+(40*15)]。

应该指出,由于基本假设条件的改变,图6-11不反映原来最佳存货量的水平由于跨国公司的存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的总销售量、订购成本、运输成本和单位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动。因此,原来决定的最佳存货量要重新修订以反映投入品的新价值。

图6-11 修正存货计算图

关于增加库存情况。跨国公司不仅在许多国家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而且经常从世界各地获取原材料和零部件,预计到罢工、政治动乱或其他不稳定因素,可能影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给,这时就要增加库存。同样,一个分公司在一个国家经营,预计该国要限制该公司的资金转移或其他货币可能要贬值,就要预先购进进口品和零部件。

跨国公司通过增加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储存来防止转让限制和货币贬值,这种存货保值政策必须运用对冲变量,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

■预计当地货币对本国货币(母公司所在国货币)的贬值率;

■预计按供应货币计算的进口品价格上升幅度;

■存货储存费用,包括资本(投资成本)、保险、抵押和损耗。

■地方资金的机会成本,即如果这些资金不作为进口零部件存货的融通资金,而用作流动资金,其短期投资收益率是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