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母国国民收入影响的理论基础,麦克杜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了论证。在各国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开放经济系统里的资本利用效益远比封闭经济系统里的高,并且总资本能得到最佳的利用,在开放经济系统里,资本流动可以为资本充裕国带来最高收益;同时,资本短缺国也因输入资本使总产出增加而获得新增收益。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最后也因为资本可自由流动,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可重新进行资本资源配置,使世界总产值增加并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说,跨国投资是开放经济系统下的资金流动,它能为资金流出国和流入国同时带来福利,增加收益[7]。
促使跨国直接投资拉动投资国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机制是回波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回波效应是指产业链的国际化,带来上下游环节以跨国投资为纽带的国际价值增值链,这种国际分工链的形成,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回波的拉动作用,因为产业的增长必然带动要素收入的提高。跨国直接投资的回流效应是指携带有新技术、新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的利润的汇回增加了母公司的经济实力,从而拉动国内投资需求的扩张,促进投资国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的扩散效应表现为产业的境外投资会拉动相关产业的成长,增长的动力会扩散到更大的经济空间。上述三种机制越通畅、效果越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收入的拉动能力就越大,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就越强。
2.跨国投资对投资国就业的影响
我们可以用替代效应和刺激效应之净额来衡量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替代效应是指因从事海外生产而使本土进行的生产活动减少并导致的就业机会的丧失。贾塞认为,在母国资本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投资将替代国内投资或国内消费,如果资金流出并没有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来匹配,就会产生对就业的负效应。它包括海外子公司在国外市场销售本可以在国内生产而后出口的商品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也包括海外子公司将商品返销到母国所引起的母国工作机会的牺牲,现在还有人考虑海外子公司对第三国的出口会替代母国对第三国的出口从而使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受到影响。刺激效应是指海外直接投资所导致的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它包括向海外子公司出口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及辅助产品的额外的就业机会、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工作机会、跨国公司本土机构的人员需求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国内其他公司向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显然,当替代效应大于刺激效应时,海外直接投资将导致投资国就业机会的减少;反之,则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增加[8]。
表6-3 跨国投资对投资国就业的潜在效应
资料来源:杨建清.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J].商业时代·理论,2004(35)。(www.xing528.com)
3.跨国投资对投资国技术的外溢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使母国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这一作用机理是通过以下三种效应实现的。
(1)市场规模效应。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会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的扩大会给跨国公司带来诸多好处,其中之一便是利润的大幅提升。首先,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增加跨国公司产品的销售数量进而提升销售收入。其次,市场规模的扩大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这一作用尤其适用于那些高科技产品,因为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前期研发投入都很大,产品销售数量的扩大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的研发成本。销售收入的上升和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下降会增加跨国公司的利润,而利润的上升大大增强了跨国公司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的能力,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必定会利用这种能力,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进而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
(2)竞争效应。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使其不但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从而使竞争程度由国家级上升到国际级,因此,必将面临比在国内更多、更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要想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来确保其一直拥有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优势,这尤其适用于那些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行业(如软件和计算机行业)。另外,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时,为了与当地企业竞争,它的产品必须适应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和特殊偏好等,因此,跨国公司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会进行相应的“适应性”方面的研发,并且当母国消费者与东道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差异越大时,这种“适应性”方面的研发投入就会越大。基于以上两点,对外直接投资必将促使跨国公司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
(3)边际产业转移效应。按照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那些在国内即将丧失比较优势而在东道国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对外转移。通常来讲,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由于其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厂商不愿意再进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这使得边际产业的研发投入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朝阳产业恰恰相反,由于发展前景被看好,厂商愿意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以期获得先机,这导致朝阳产业的研发投入较高。这样,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出母国为朝阳产业的发展腾出相应的资源,进而促进了朝阳产业的发展,又因为朝阳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高,所以,边际产业的萎缩和朝阳产业的发展必将导致母国技术研发投入的增加[9]。
4.跨国投资对投资国结构调整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引发母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不论是发达投资母国还是发展中投资母国,海外直接投资在促进母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有效地推动本国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从产业部类调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移的发展过程,这无疑顺应和强化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部类由初级产业向制造业、再向服务业调整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从产业内部调整与升级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在各大产业内部投向的调整趋势是从低生产率、劳动密集型行业向高生产率、高智能行业调整,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商品和劳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和劳务生产调整。显然,上述类型的海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投资国境内已经或正在失去竞争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但却为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让出了资源,从而使投资国原有的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和升级。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劳工成本的上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相对丧失乃至绝对丧失。于是,发达国家一方面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并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低增值工序转移海外,而将高技术含量、高增值工序留在国内,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发展中国家,那些大型的拥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后的盈利能力同样得到提高,并且在母国国内的垄断地位也进一步得到加强。例如,随着中国香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国。中国香港对外直接投资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保留的原有产业中,逐步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所以,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加强了香港的跨国公司在香港的垄断地位。由于缺乏国际化经营的经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低于母国国内的企业,例如,1980—1981年,印度跨国公司汇回的股息仅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7%。如果考虑专利权费等其他投资收益,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也只有8.7%。而同期,印度国内大型企业的股息则高达12.9%。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实证研究表明,海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替代效应可能造成了投资国就业机会的丧失。替代效应是指本可以在母国本土进行的与海外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就业机会的丧失。值得注意的是,替代效应所导致的投资国就业机会的丧失大多发生在传统工业部门。1977—1986年,美国海外直接投资使美国制造业的工人失去了约270万个就业机会。从长期看,对外直接投资的刺激效应(刺激效应是指海外直接投资所导致的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在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据估计,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为本国所创造的非生产性就业机会与出口刺激就业机会两项之和达50—60万个,海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刺激效应接近于相互抵消。从进一步的意义上讲,任何有关就业效应的衡量均须考虑到,一旦没有海外直接投资的机会成本(如会导致国内企业竞争力的下降等),海外直接投资作为国内生产扩张的主要力量,是企业竞争力增强和企业技术及其他专有资产积累的表现,这些优势不仅通过增加收入,而且通过乘数效应与间接就业效应的方式反馈给母国经济。据此,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更可能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了母国的就业机会。因此,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就业效应不在于就业数量的增减,而在于就业结构的改进以及相应的就业质量的提高。正如邓宁教授所说:“内引和外流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最基本影响似乎都不在于就业数量,而在于就业的产业构成、技术组合及其生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