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凌示范区:助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杨凌示范区:助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成杨凌双创在线服务平台,加大创业团队招引和政策推介力度,全年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0家,通过种子孵化项目支持初创团队22个、资金157万元。成功举办第27届杨凌农高会,150万人次参展参会,项目签约投资和交易额超过1 100亿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正式获批国家智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启动智慧农业谷建设,杨凌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建成投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授牌。

杨凌示范区:助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概况】 2020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要求,贯彻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1.71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33.5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0.2%。

科技创新】 坚持把深化“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扎实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4.76亿元,R&D占GDP比重位居全省前列;新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发展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8家,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有效期内高企数量达53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5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建立科创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索推行“科技创新劵”,14家服务机构纳入接劵机构。建成杨凌双创在线服务平台,加大创业团队招引和政策推介力度,全年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0家,通过种子孵化项目支持初创团队22个、资金157万元。获批省级众创空间、农业星创天地2家,“双创”工作再次受到国务院表彰,孵化能力持续提升。扎实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域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组建杨凌智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农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功发布《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投资报告》和《2020年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圆满举办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和全国(杨凌)小米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推动科技成果与项目有效对接。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115项,交易额达1.99亿元;植物品种权交易38项,交易额达2 406万元。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 积极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融合发展的推广新模式,带动旱区农业产业发展。全年实现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推广效益230亿元。质效并重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新发展示范推广基地6家、基地总数达到350个。坚持并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年发展示范区级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5家,培训认定自然人科技特派员110人。深入开展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组建科技服务团11个,与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区)结对“帮技术、帮市场、帮产业、帮人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培训方式,面向旱区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530余场、培训农民4.6万余人次,累计培训超过50万人次。新增655人获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累计获证16 299人。成功举办第27届杨凌农高会,150万人次参展参会,项目签约投资和交易额超过1 100亿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稳步推进,正式获批国家智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先正达育种技术中心(一期)、生物育种实验室即将建成投用,良科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展示基地启动建设。59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瑞香红”苹果品种苗木生产经营权以1 100万元转让费刷新全国纪录。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生产连续5年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占果蔬种植和畜牧养殖总面积的80%。全面启动智慧农业谷建设,杨凌现代农业融合体验园建成投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授牌。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家庭农场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1家,杨陵区获评全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清零,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69%。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净美街长制”作为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杨陵区和五泉镇、揉谷镇分别荣获国家卫生区(乡镇)。上川口、田西村荣获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王上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深化改革】 全面承接和推进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的改革事项,承担中央、省委改革试点17项,其中6项试点已完成,杨凌自贸片区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等改革试点得到中央、省委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以科技引领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系统集成改革试点上升为全省改革重点事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 591户,同比增长18.2%。自贸试验片区《药品“多证合一”》等5个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获批全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型险种试点区和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www.xing528.com)

【经济发展】 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三下三抓两促进”活动,为企业兑现政策支持资金近2亿元,推动杨凌美畅在创业板上市。获批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5 000万元。实施重点项目150个,完成投资136.5亿元。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以现代种业、生物医药、涉农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功引进华侨城万达广场、加拿大麦肯集团等重大项目,省际到位资金完成150.85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48亿元,利用外资额3 910万美元。

【上合农业基地建设】 高标准制定完善上合农业基地的方案和规划,推动国家层面建立基地建设协调机制并成功召开第一次会议,上合农业基地在第27届农高会开幕式上正式揭牌。加快推进12个重点项目建设,上合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挂牌运行。成功举办上合成员国第五次农业部长会议等15项国际交流活动,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50名高级别官员出席;示范区与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建立了三方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开展线上农业技术培训,完成远程农业培训7批次,培训30多个国家的学员2 500余人次,课程视频点击量近1万人次。稳步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建设,中哈、中以、中乌等一批境外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上合国家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生活馆)建成运营。

(权朋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