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特征的代际比较视角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特征的代际比较视角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上述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特征在客观与主观方面的分析与代际比较,可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村人、外来人,其流动行为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更多表现为差异。故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是逐渐向异质行为类型演变的行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受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共同作用,对经济动机的追求表现为完全理性,对非经济动机的追求表现为非理性,二者融合,表现为有限理性。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特征的代际比较视角

通过上述新生代民工流动行为特征在客观与主观方面的分析与代际比较,可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村人、外来人,其流动行为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更多表现为差异。

(一)流动行为特征客观表现的代际比较总结

流动行为客观方面的相同之处表现为:常年务工是其务工主要形式,亲戚、朋友等社会网络是其求职的主要途径,主要在制造业中就业,工人是其主要职业,务工收入正朝趋同方向发展,近年来收入变化趋势相似,遭遇工作中不公平待遇的比例接近。但相同之处不能掩盖农民工在客观方面的代际差异,不同之处表现为流入地区更集中在广东地区,省内分布相对较少;工作地点与工作次数的更换频率更高;个人时间更多分配在工作与休息中,与农业联系更为松散;更多新生代农民工依靠个人寻找工作;行业分布集中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职业分布中,分布在服务员、销售员、技术员与管理员中的比例高于上一代农民工,工人低于上一代农民工;工作时间虽然较长,但略低于上一代农民工;收入由低于向等于演变;工资拖欠时间明显低于上一代农民工;劳动合同订立率更高;五险一金参与率更低,但参与种类更多;失业时间略高于上一代农民工;参与企业管理比例更高;处理个人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时更提倡维护个人权益而不是忍耐;休闲方式的都市化倾向和现代化气息更明显。

(二)流动行为特征主观表现的代际比较总结

在主观方面,虽然两代农民工对流动的整体态度相似,总体剥夺感相近。但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非经济流动动机更强烈;流动意愿呈现明显的、更高的非农化倾向;对务工的认同度更低;在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对比中,相对剥夺感略弱,在与老家收入对比时,相对剥夺感略强;整体公平感略低,同时,对工作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因素的公平感也低于上一代农民工;从众程度更低;参照点依赖现象更普遍,更多将城市人而不是农村人作为第一比较对象;呈现风险追寻型而非上一代农民工的风险中立型;工作满意度略低于上一代公民工,对工作报酬与目前工作的满意度更低,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更高;在城市生活满意度中,基本满意的比例更高,不满意与比较满意的比例均较低;身份认同呈现模糊化倾向而非上一代农民工的农民化倾向。(www.xing528.com)

(三)基于代际比较结果的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性质分析

动机是划分行为性质的主要标准,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流动动机更强烈,经济动机弱化,非经济动机强化,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差异不断缩小,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由上一代农民工的主次关系演变为并存关系,故代际流动行为的性质正在发生质变;划分流动行为类型的流动意愿在两代农民工中存在明显差异,上一代农民工的农民化倾向明显,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化倾向明显。故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是逐渐向异质行为类型演变的行为。根据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理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是工具理性更弱而价值理性更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备的行为;根据行为学者的划分,是受到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共同驱动的行为;根据葛剑雄(1997)[22]的生存——发展划分法[23],属于生存与发展并存的流动行为,但正向发展性的流动行为演变;根据皮特森(Petersen,1958)[24]人口流动的保守——创新划分法[25],属于保守性人口流动行为与创新性人口流动行为并存的行为,正处于向创新性行为演变的阶段。总之,两代农民工流动行为的性质存有差异,并向异质行为类型演变。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受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共同作用,对经济动机的追求表现为完全理性,对非经济动机的追求表现为非理性,二者融合,表现为有限理性。从理论分析来看,在影响行为的主导动机为经济动机时,理论分析可采用完全理性假设;当行为动机表现为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共存格局时,非经济动机下的目标难以用货币衡量,无法追求效益最大化,只能追求“满意”,理论分析应该以有限理性为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