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维视角揭示的人类行为理论:行为的影响因素

多维视角揭示的人类行为理论:行为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目标是行为的导向,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目标,因此,组成心理因素的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交流、态度、情感、社会认知与调节均对行为产生影响。在中观系统中,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社区、学校、工作场所与同辈群体。

多维视角揭示的人类行为理论:行为的影响因素

根据乔斯等人的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可从个体的生物维度和心理维度与环境社会维度出发分析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体的生物维度包括生化系统、细胞系统、器官系统等;心理学维度是对个人精神活动(包括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系统,包括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交流、态度、情感、社会认知与调节;社会维度是社会关系系统,包括个体的社会经济特征、家庭、社区、群体等社会因素[10]。可用图3-1表示行为一般的影响因素:

图3-1 行为的一般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虽然是行为的基础,但在分析社会行为时,社会行为分析的目的不是从医学或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行为的生物机制,而是探讨行为的心理与社会机制。因此,一般更多关注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二)心理因素

心理学维度的作用是动员我们的生物与社会资源去获取和完成目标,安德森和卡特(Anderson&Carter,1990)认为:目标获取功能是心理学因素的本质特征[11]。而目标是行为的导向,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目标,因此,组成心理因素的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交流、态度、情感、社会认知与调节均对行为产生影响。

认知是对来自当前环境、过去经历和其他来源的信息的获取、组织和应用过程[12],认知发展是个体处理信息能力的变化,因此,认知发展和信息处理可以视为“认知”一个因素。认知的对象是信息,信息是行为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行为的开展。

交流是互动双方信息的交换,通过交流,行为者可获得更多的信息,还可加强情感,形成非正式群体,进而产生“从众”“趋同”等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或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事件评价的积极反应方式或消极反应方式。态度与行为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20世纪60年代前,“态度决定行为”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推进,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态度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态度是针对具体行为与当我们清楚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才能决定行为。同时,由于个体倾向于认同自己的行为,往往夸大当前行为的重要性,因此,行为也会影响态度[13]。尽管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但不能否认态度是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的事实。

情感同样是对事件的反应,但态度强调行为者对事件的评价,而情感强调行为者对事件的体验。行为者体验到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客观现实与个人主观加工后的混合物[14],个人主观加工直接或隐含地表达了个人的需要。因此,情感直接关系到个人需要是否满足与满足程度。当与特定行为相联系的需要得以满足时,则行为人可能开始新的行为,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将强化当前行为。(www.xing528.com)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我与他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习惯、群体和社会制度的认识和思考[15]。行为者对他人、与他人关系以及社会制度等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该个体对互动另一方的期望。因此,社会认知及其调节是行为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如果说心理因素是内在变量,那么,社会因素则是外在变量,更容易被研究者所认识。

(三)社会因素

多维视角下影响行为的社会因素更多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从微观、中观、外观与宏观系统进行分析[16]

影响行为的首要社会因素是微观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个体特征与家庭因素。行为者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将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诸多行为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构造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均存在性别差异;年龄不仅表明个体的认知水平及其发展,还体现个体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者,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个人获取、利用信息等资源的能力,从而对行为产生影响。在社会因素的微观系统中,除了个体特征,家庭亦是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关系的现状、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与家庭的教育方式等将对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早期的经历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儿童早期的经历主要是在家庭中的经历,家庭对子代的教育方式将对子代的态度、情感等心理因素产生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行为。家庭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因素产生影响,还对个体社会资源的获取产生影响,例如,如果家庭在社区中处于相对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则可为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成员更易达成自己的行为目标。

在中观系统中,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社区、学校、工作场所与同辈群体。童星、赵夕荣(2006)指出: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概念,他认为:社区是由血缘、地缘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社会,是“社会”的对称[17],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目前,对“社区”的定义高达数百种,郑杭生等(2007)指出: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18]。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社区不仅为个体行为的开展提供地域,还为行为的开展提供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规则,使行为人能较好地预测他人行为并使行为得以顺利实现。学校、工作场所与同辈群体都是重要的社会化环境条件,个体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是否成功、社会化程度如何都将影响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即个体的各种社会行为,如果个体成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则能正确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与他人顺利互动,从而使个人行为得以顺利开展。反之,如果个体不能顺利社会化,则可能发生角色冲突、角色中断等现象,该角色下的行为实施受挫。

社会因素的外观系统特指社会制度,从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兴起可以看出制度的重要性,柯武刚、史漫飞(2004)认为: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抑制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增进社会秩序,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劳动分工与财富创造[19]。如果将行为视为资源、项目与回报的集合,制度则通过影响行为人可能获取的资源、项目的目标与可能的回报影响行为[20]。制度既为行为提供预见从而促进行为的顺利进行,又为行为提供限制,确定行为的边界。

社会因素中的宏观系统特指文化环境与亚文化环境,众所周知,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从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来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将对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影响行为的文化环境是广义的文化环境。当面临多元文化背景的互动时,文化对行为的影响尤其明显,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表达习惯,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中,常发生“文化震惊”现象,该现象将给互动的行动者带来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行为难以顺利进行。

上述分析表明: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是行为发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行为的作用应该辩证看待,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既可支持个体行为,使个体行为得以实现,也可能对个体行为产生限制,使个体行为不能无限制发展,个体行为目标不能无限制膨胀,个体只能有限制地开展各种行为。

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但这一框架忽略了部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同时,该框架适用于一般行为的分析,在分析具体行为时,还应该根据该行为的特点对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筛选和增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