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4]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与任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教学保障的关键,直接影响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思政教师队伍是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的重要主体,着力培养思政教师队伍,从素质素养、知识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整体构筑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心喜欢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
1.提升素质素养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总之,高素质素养的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在马言马、真学真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要用高尚的人格素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做好为学为人的表率,真心让学生尊敬和喜爱。作为专题教学的教师,更要坚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勇于创新、永久奋斗,不断思考探索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专题教学水平。
2.修炼理论内功(www.xing528.com)
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是理实一体,更强调实践的课程。但是,教师必须建立扎实丰厚的、有宽度又有深度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关理论知识储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吸引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升学术视野,关注学术和社会热点,敏锐地捕捉新成果新问题,有独特的深刻理解。还要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把握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前沿性、时代性。还需要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扩充当代科学和人文知识储备,贴近学生兴趣问题,引导学生“知、情、意、行”。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属于思政课程范畴,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握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实效性,还要把握教学的文化性、趣味性、创新性,让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有深度、有温度,成为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的引路人。
3.提高教学能力
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没有发展提高,很难满足培育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以“金课”的标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包括新颖的教学设计、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等等,不断增加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的含金量。比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重点,教师需要对学生特点与学情了然于胸,善于将伟大民族精神专题知识学习、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能力与素质、伟大民族精神教学相关资源、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等的设计整合。特别是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因为弘扬是在践行中体现。因此,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教师要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实践中下工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达到“弘扬”的目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其他学科教师要把伟大民族精神元素更贴切、更自然地融入课程,更合理地设计布局课程内容,有效实施课程思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