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大约西元3世纪),编纂族谱实质上就是一项绅士的工作。[59]晚近的族谱或宗谱与魏晋时期的谱牒,虽然在许多方面已有不同,但他们实质上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目的——追溯和记录宗族的谱系;而且跟早期的谱牒一样,它们多半是绅士的工作。
并不是所有宗族都有族谱。拥有族谱的宗族,其成员中常常拥有相当数量的士—官。居住在较为贫穷地区的宗族,常常没有族谱,特别是那些住在北方省区,宗族现象不像南方那么显著的。[60]举例来说,陕西同官已知的208个宗族中,只有2个宗族有族谱;其余的,或者从未编纂过,或者以前曾经编过但没有保存下来。[61]在该省洛川县的168个宗族中,只有8个宗族有族谱,下表就显示了关于这8个宗族的一些相关资料。[62]即使在南方,有一些宗族也没有族谱;在湖南靖州,在的相当多宗族中,只有38个保有族谱。[63]
陕西洛川8个宗族的族谱(www.xing528.com)
略为浏览一些族谱的内容[64],让我们确信,没有财力的家族是无法做这些事的。一些较为精致的族谱,不仅包括了家族诞生以来的历史(真实的或想象的)、人丁发展情况、各房(如果有的话)迁移和定居情况;家族财产、宗祠和祖坟的描述与记录;杰出族人的传记、以各种方式获取褒扬之男女的名单;还有族人所写的“文翰”或“著述”,“族训”和“荣进”,等等。[65]这种规模的工作,需要相当数量的识字人力来编纂,也需要相当的资金来印刷。即使是最简单的族谱,也需要士子的笔和地主的钱来合作完成[66];普通农民贡献不出什么,甚至连提供内容来丰富或点缀族谱的版面也办不到。由于族谱的公开目的是维系紧密的亲族纽带,编修者不能排除非绅士族人的名字,或他们家庭的重要统计数字。不过,在这样的目的背后,推动这个工作的绅士可能存在一种动机,想借由家族的威望来提高自己的威望——通常是宣称自己为历史上或神话里的圣贤的后人;或者是对被认为曾经“光宗耀祖”的“杰出族人”的生平与事功加油添醋大事吹嘘。至于普通的族人,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和家人活着,可能对这件事没有什么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