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村”》一文共分四部分,即问题所在,“村”的起源,“村”的成立过程及其形态,“村”的构造。下面对各部分的写作思路与重要观点进行简要概述,以进一步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史料运用与理论方法。
若要探明堀敏一文章的写作旨趣,必须首先了解20世纪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史分期论争的学术脉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内藤湖南为核心的京都学派创立了自身对中国史分期的观点,京都学派分期法在当时的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战后,以东京大学出身者为核心的历史学研究会派创立了与京都学派观点相异的另一种分期学说。1948年,33岁的前田直典发表了《古代东亚的终结》,标志着历研派新分期观点的形成。此后,西嶋定生、堀敏一、仁井田陞基本上继承了此分期法的理论框架,并在各自的论著中坚持自己的观点,与京都学派形成对立之势。京都学派与历史学研究会派关于中国史分期观点的最大分歧时段是在六朝隋唐。京都学派认为这一时期是中世,而历史学研究会派则认为这一时期是位于秦汉延长线上的古代。自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实际上两派争论的焦点也集中在由唐到宋的社会发展变化上。京都学派认为唐宋变革是从中世到近世的转变,而历史学研究会派则认为唐宋变革是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变化。两派的争论至70年代后半期基本结束。20世纪末,谷川道雄在总结这段学术史时说:“当然,这种对立今天似已失去实际意义。我曾经把它们比喻成永远并行前进的双轨,但早已尘封,无人提起。可是,当初经过如此热烈争论的上述主题,难道现在就真的无意义可言了吗?”[13]的确,20世纪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史分期的论争至今已然成为远去的学术史。实际上,中国大陆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也进行过关于历史分期的热烈讨论,至今似乎亦很少有人问津。[14]对于历史分期问题,无论是中国大陆,抑或日本,虽然在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但都是当时学界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探索与范式创新,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在当今的历史研究中依然非常重要。为此,如欲读懂读透那个时代曾经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的论著,则必须对上述学术背景作深入理解。
作者在第一部分“问题所在”中,主要进行了相关学术史回顾,提出了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中国中古时代“村”研究的学术史,侯旭东在《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一文中有比较系统而详细的梳理,他认为:“检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村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村的起源与分布,包括村的前身是什么,在何种背景下发展成‘村’,分布在哪些地区;二是村内的情况,如村落的外观、村的领导者等;三是村具有哪些行政职能;四是村与乡里制度的关系;五是‘村’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侯旭东特别指出:“回顾学术史,自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就开始关注汉代的乡里问题,50年代以来以宫川尚志与宫崎市定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就开始深入研究汉末以来的村落问题,9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也加入其中。”[15]的确,对于中国中古时代“村”的研究而言,宫川尚志与宫崎市定二位学者的成果是无法绕过的。堀敏一认为,宫川尚志是最早对村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者,其《六朝时代的村》[16]一文提出了“村的出现导致了城市和农村的分化”的重要观点。而宫崎市定则尽力寻找这一时代村所具有的“中世”特征,进一步深化了宫川尚志的研究。[17]当然,在堀敏一看来,宫川虽然“指出大量与村有关的诸问题点,但并未对之进行深入探讨,亦未将其与社会构造问题相联系”,而宫崎不遗余力地将村的出现与中世纪建立关联的理论探索,亦使堀敏一感到此举过于牵强。实际上,宫川与宫崎关于村的探讨,均代表京都学派的历史分期观点,这正与作为历史学研究会派代表人物的堀敏一的观点相左。与此同时,堀敏一对于京都学派的川胜义雄、谷川道雄二位学者提出的“豪族共同体”理论亦采取辩证的态度,他“虽然不认同谷川先生的精神论,亦不盲从川胜先生‘共同体的自我发展’的观点,但对于分析该时代的‘豪族共同体’的视点则持赞成态度”。此外,堀敏一对于越智重明的观点尤为重视[18],比较赞同越智提出的乡、亭、里体系是汉代以来至魏晋一直沿袭的制度的观点,因为这一观点实际上就否定了宫崎等学者所强调的魏晋时代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也就是对魏晋中世说的否定。同时,堀敏一也肯定了越智关于村成为豪族的统治场的观点的学术价值。当然,堀敏一认为越智重明的观点还有进一步追问和细化的必要。(www.xing528.com)
堀敏一是历史学研究会派的重要代表学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堀敏一与西嶋定生合力为重建新的分期论做出了重要努力。《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村”》一文虽然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该文的理论思考却依然站在堀敏一关于秦汉至隋唐为古代这一理论框架的延长线上。作者试图通过探讨“村”这一集落形式在魏晋南北朝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论证这一时代的国家权力依然是对民众个人进行人身支配。因此,阅读如堀敏一这类学者的文章,绝不要将其视为一篇简单的考证类论文,其文字背后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考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