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与血吸虫病流行区一致,主要有湖沼型和山丘型两种孳生环境,具有湖沼型环境数量少,单元环境面积大,山丘型环境数量多,但单元环境面积小的特点。湖沼型钉螺孳生地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环鄱阳湖区和长江沿岸等流行县,该类钉螺孳生地大多为水位难以控制的鄱阳湖的草洲、湖汊、湖滩和长江沿岸江滩以及少部分灌溉沟渠和稻田等环境,其中鄱阳湖区为全省钉螺孳生地面积最大,且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占全省现有钉螺孳生环境面积的66.97%。山丘型钉螺孳生环境主要分布在赣东北和赣中南等一些流行县,该类疫区多为丘陵地带,钉螺分布在丘陵间低洼、水流缓慢且杂草丛生的灌溉沟渠、河道以及水田和山坡荒地等环境,离村庄近,人畜因生活或生产等方式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是目前我省血防重点地区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钉螺孳生环境及面积变化较大,局部地区孳生环境面积既有增加也有减少。增加的钉螺孳生环境主要集中于鄱阳湖区,共增加14008.55hm2,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鄱阳湖极枯水位常态化,原洼地、泥滩演变成草洲成为新增加的钉螺孳生环境。数据显示鄱阳湖区共新增加36块草洲,新增面积达6487.56hm2,占鄱阳湖增加环境面积的46.31%,主要集中在赣江、抚河和饶河尾闾。二是因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极枯水位更低,下高程泥滩显露萌发秋草,导致原洲滩面积扩大,由此原因导致草洲面积扩大的环境达131块,扩增面积7520.99hm2,占鄱阳湖增加环境面积的53.69%,主要分布于鄱阳湖主湖区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等尾闾冲积区和入江河道庐山市和濂溪区范围,鄱阳湖北岸少有草洲面积扩增,面积扩增最大的是赣江尾闾的蝴蝶洲,扩增面积达449.89hm2。山丘型新增加环境主要是新增加了原有螺水系毗连区的环境。
山丘型有螺面积压缩率明显高于湖沼型,达64.39%,山丘型孳生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采取开新沟填旧沟、国土整治和城镇化等以环境改造为主的防治措施。目前,大部分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无钉螺分布状态,山丘型有螺孳生地已压缩至赣东北的彭泽、瑞昌、都昌、九江、庐山、德安、鄱阳、玉山、广丰、信州、三清山和上饶等流行县的部分区域。(www.xing528.com)
湖沼型有螺面积压缩主要得益于鄱阳湖大搞围垦、不围垦种、洼地蓄水养鱼等。鄱阳湖草洲采取垦种或围圩蓄水养鱼等方式后,圩内垦种区和养殖区均无钉螺分布,但垦种区周边、河道旁和围圩堤脚边仍会有钉螺孳生,种植血防林、旅游开发等对洲滩扰动甚少,基本不会影响原草洲钉螺孳生和繁殖。近年来鄱阳湖鱼虾市场行情火爆,湖区村民自发性地对草洲采取的围圩蓄水关野鱼的方式进行生产开发,该方式通常是在草洲周缘取土修筑矮圩,利用春季鄱阳湖涨水时机开闸蓄水或任由湖水淹没矮圩,将鱼虾引入矮圩内,待到9、10月份鄱阳湖开始退水时,拦网关闸,让圩内水位维持一段时间,有利于围圩鱼虾育肥,冬季开闸放水起获鱼虾,由于圩内草洲长时间淹没于水下(一般均蓄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抑制了钉螺产卵、繁殖和孳生,圩内成为无螺区。该方法对压缩鄱阳湖有螺面积有着积极的作用,今后可由当地政府部门正确引导,在不违反鄱阳湖区水利管理条例的前提下对鄱阳湖草洲合理开发利用。
此次全省开展钉螺孳生地摸底和钉螺调查,不仅首次弄清楚了鄱阳湖西岸长期职责不清的草洲边界、位置和面积等信息,而且还采集了因鄱阳湖水情演变新增加洲滩的空间信息。对指导今后这个片区螺情监测和灭螺以及分析鄱阳湖因水情变化导致草洲演变可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而且,此次还全面、系统地摸清了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现状和钉螺分布,建立了分流行县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和孳生环境谷歌地形图库,并开发了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数据库录入专用软件,利用专用数据软件对每一个钉螺孳生环境自动生成了《江西省钉螺孳生地环境登记卡》和螺情调查数据库,极大地方便各县(市、区)钉螺孳生地螺情、环境和植被情况进行动态更新与追踪,并可快速生成《江西省钉螺调查登记卡》、钉螺解剖原始记录表和分县、乡和村三级钉螺调查汇总表,管理更清晰,可为各流行县今后开展钉螺调查或螺情监测和灭螺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