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重要因素及其优化措施

影响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重要因素及其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律实效是指法律在社会中得到实施以后的效果。一般来说,法律实效的问题不会在习惯法中出现而主要存在于制定法中。第六,法律实效受制于立法的技术性因素。[21]参照影响法律实效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影响中国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方面:

影响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重要因素及其优化措施

法律实效是指法律在社会中得到实施以后的效果。一般来说,法律实效的问题不会在习惯法中出现而主要存在于制定法中。因为习惯法本来就是从人们的生活商业习惯模式中脱离出来的,所以要人们遵守习惯法也会显得自然而然。实践中,诸多因素都可能会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从不同的层次和程度对法律实效产生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并予以研究,才可能在司法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才能纠正和弥补现有法律实效的不足,提升和改善法律实效。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法律实效呢?从一部法律的颁布到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论界在这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影响法律的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法律实效受制于主体利益认同。当行为主体认为法所确认和保护的价值与自己的利益越相符合时,认同度就越高,法律规范就越能够被自觉地遵守和执行。第二,法律实效受制于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和法律观对其的影响。法律确认的价值目标和权利义务安排与行为主体的价值观与法律观越一致,行为主体对法律的认同度就越高,法律实效就越会呈现出理想的状态。否则法律规范的内容就可能受到排斥。第三,法律实效受制于行为主体对支撑法的权力的认可程度。每部法律都需要由一定的权力在背后认可和支撑。当这个权力受到行为主体的认同时,就更易于接受代表这个权力的法律规范。第四,法律实效受制于国家强制力的支持。如果合法的行为会受到国家的保护和支持,违法的行为会受到严肃的制裁,那么法律就会被较好地实施,法律实效也会是比较良好的状态。第五,法律实效受制于法的现实基础,立法目标和法律规范的内容越紧扣现实,越贴近传统文化,越符合本国国情,就越容易被接受和执行。第六,法律实效受制于立法的技术性因素。法律规定得越具有稳定性、程序性、一致性、协调性、系统性,法律规范就越明确可行,法律的实施就越具有效益,法律实效就越理想。[19]有的学者认为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人方面,即行为受法律调整的个人方面的一般因素。如思想道德水平、法制观念、文化水平等。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第二,执法、司法机关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执法、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或体制是否健全、合理、高效以及这些机构的组成人员,特别是行政首长的思想和业务水平。第三,社会的基本制度、权力体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政治环境、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国家人口等都会对法律实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第四,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五,法律监督的有效程度。[20]威廉·M.埃文认为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包括:第一,制定新法的结构的权威性;第二,表述新法的基本原理与已经形成的文化和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第三,法律的目的是否实际可行而非空想;第四,时间因素,时间能够提供给实效一种延迟的方法,因此法律从制定到生效的时间界限十分重要;第五,执法机关的行为是否受到法律约束;第六,法律后果因素,包括积极鼓励和消极处罚;第七,法律是否具备有利于维护受害人权益的程序性保护措施。[21]

参照影响法律实效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影响中国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方面:(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