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教师做完素养评价后,后台便有了很多数据,学校就可以据此做一些数据分析,其目的是改进教与学。下面是一个数据的雷达图显示的例子,其中实线是全班的平均数据,虚线是这位学生的表现,相信每一位教师读到这一幅图后都会立刻对学生形成整体的“画像”,并思考如何帮助这位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图4-1 素养评价个例画像
这种数据留在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内对于新老教师的交接也很有帮助。当教师接手一个新班级时,若没有素养画像数据留存在系统中的话,这个过程耗时而且略显杂乱。现在只要打开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就能立即见到学生以前的有关学习和素养的有效信息。就示例中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他(或她)在创造性和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沟通、协作和数字素养方面,得分并不是那么高。所以老师大概知道,这位未曾谋面的学生的数学思路比较清楚、开放、活跃,但也许需要帮助这位同学提高交流和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也许他(她)需要提高计算器或电脑的应用水平。通过积累和获取这些数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我们还可以藉此做很多其他的数据分析,比如,将学生放在学校历史上所有学生库中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把学生自己的发展情况进行时间纵向上的比较,从而看出学生自身的成长;还可以把不同年级同一阶段的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同一年级不同教学班级的数据进行比较;等等。
下面是一些比较的例子:
图4-2 11年级SEA评价数据雷达图
从图4-2上SEA的评价数据雷达图可以看到各个数学班级的表现情况,从而针对性地了解各个教学班级的具体情况,减少风险,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比如,从图4-2得知,AP微积分班级的其他部分得分都可以,但课堂理解部分得分较低,从而需要进一步关注该班级的情况;类似的,A-Level班级的课堂理解部分得分也偏低,需要关注。
图4-3 10年级各水平素养因子数据
从图4-3可以看出10年级各个班级的素养发展情况,并且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比如,S班级决策力和风险承担与管理两项得分相对偏低,与此同时,S班级合作意识和能力、数字素养和全球视野都得到相对比较高的分数。对这些数据进行深挖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S班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
图4-4 高中9—12年级素养得分分布(www.xing528.com)
图4-4给出了各个年级同一批次的各素养得分的分布情况,总体来看,各组数据比较均匀,但11年级在七个指标中的得分为四个年级中最低。这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还是每一届的11年级都会出现的现象呢?假以时日,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会非常有趣。
图4-5 H学生数学科目SEA雷达图
图4-6 H学生数学素养因子雷达图
上面两幅雷达图给出了某一个特定的H学生分别在“学生投入度分析”(SEA)和“数学学科素养发展”两个评价体系的得分情况。容易看出,H学生在常规学习评价方面似乎表现尚可,雷达图显示,除了“课堂理解”外,各项得分均远高于年级平均得分。然而,在数学学科素养方面,教师在各个指标上给出的评价,除“主动性”一项外,全部低于年级平均分,与SEA评价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照。这样的数据的获得,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方法、学习发展状况的认识,也有助于数学教师、班主任教师等角色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图4-7 12年级素养因子数据可视化
图4-7给出了12年级各个数学班级素养因子的评价结果。教学管理者,如数学教研组长需要认真阅读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
基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笔者不认为有可以非常精确地描述刻画学生的方法。即便科技真有这样的水平,是否也会带来评价的伦理性等问题呢?尽管如此,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评价,特别是数学素养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评价的前进方向,因为它有助于通过数据驱动实现教与学的提高。
目前,上中国际部高中段正在积极使用成绩等第、SEA评价与素养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同时,将对这套体系对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学校也将积极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进SEA评价和素养评价的方法,比如把学生在Blackboard平台的学习活动数据、测试题的标签化数据等作为信息源,构建学生学科综合评价的大数据库。期待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构建一套科学的过程评价体系和系统实现方式,不断解决学科教学过程评价和学生能力分析的缺失问题。上中国际部有责任在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