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土和国际教育发展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均居于前沿。尽管评价学生的过程异常复杂,但“路遥知马力”,对于高中教师来说,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书面报告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高校评估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高中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学生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高中学校的各个科目提供学生各类考试成绩单作为对学生学科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此外,除了有一些家长会的交流或者任课老师的少量评语外,几乎别无其他。当然,课堂上的反馈也是一种评价,但这只是口头的,不在此做讨论。然而,学生的评价并不是完全可以用一纸考试来决定,形成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数学这个科目传统上就是看做题(限时考试)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古今中外皆如此。国际上的影响力大的测试如PISA,TIMSS等都离不开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等方面并不能体现在简单的数字中,不可能在若干小时的限时书面考试中得到完全准确的反映。作为育人的单位,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本章使用上海市上海中学国际部(以下简称上中国际部)高中段如何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评价”的方法(含常规学习情况和学科素养发展情况两个方面)与读者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上中国际部虽然一直采用学生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对于综合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于2018年正式启动,并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了使用。通过构建这个系统,上中国际部拥有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的数据库,供学校的管理人员、班主任老师、教学主任和学科教师使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也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发展。
上中国际部以往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给出关键阶段性考试的分数外,还要从5个方面进行“学生投入度分析”(Student Engagement Analysis,简写为SEA)的评价,这5个方面依次是专心听讲,知识理解,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和努力程度。笔者认为,SEA评价方式给教师多了一个角度反馈给学生常规学习情况的平台。
同时,在广泛的研究和调研中,学校管理层逐步确立了这样的思想:考试分数只是让教师从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维度的定量数据。学生在课程中展现出的学科素养也应该在对学生的评价系统中得以体现。(www.xing528.com)
在这样的思想共识的基础上,上中国际部高中段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升级:新的综合评价不仅包括阶段性测试成绩和上文所述的常规学习情况评价(SEA),同时发展一个针对学科素养的评价体系。
网上有很多关于不同素养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研究可供参考,学校从其中筛选并组合出特别希望学生培养和发展的十项素养考核指标或素养因子: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和能力、学术表达与交流、训练有素的思维习惯、决策力、主动性、风险承担与管理、数字素养和全球视野。
创设和发展该系统的一般原则设置了两条:定性和定量,且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量化和平衡如何达到?这是一个问题。一方面,教师对素养情况进行打分,另一方面,给出基于证据的书面评价,两者相辅相成。
同时,由于有些行为可能同时落入两个或多个类别,因为这十个素养因子有时互有重叠;有时却存在这十个因子都不能覆盖的某些素养。因此,在综合评价系统中,在上面列出的十项素养因子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保留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添加学科方面或其他方面的基于证据的评论项目,以较全面反映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仍然可以在这十个素养因子之外,给出与该学科素养要求相适应的其他评价。
每个学科组都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对这十项素养因子进行描述的方式以赋予其更深刻的学科内涵,数学组也不例外。高中段的数学教师们通过多轮研讨,对十大素养因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了清楚直观的学科定义和便于操作的、基于标准的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