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活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早期阅读活动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阅读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儿童自由阅读和师生共读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在简单介绍图书的封面内容和名称后,就可以让儿童自己翻看图书、自由阅读。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观察自己选择的认识对象,获得有关的信息。他们可以边看边小声讲述,也可以看完后再讲述。在儿童自由阅读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帮助他们理解图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还要注意观察每个儿童的表现,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如:鼓励读得快的儿童关注图书的细节部分。对读得慢的儿童要分析原因,了解其所读图书难度是否适合,如何调整,以使儿童顺利进入后续的学习活动中。
师生共读虽然是幼儿教师与儿童共同进行的阅读活动,但其实也是儿童在自己观察、认识、接触书面语言信息的基础上,由幼儿教师带领儿童进一步学习这些书面语言信息。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告诉儿童什么,而是与儿童共同阅读,这种 “共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陪伴呵护,同时对儿童的阅读活动给予适当和必要的指导。
2.根据阅读指导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专门的阅读活动和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
(1)专门的阅读活动
即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安排的阅读活动。这种专门的阅读活动可以使儿童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阅读的基本技能。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大图书阅读。大图书是指将小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者幼儿教师按照实际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成大尺寸的图书,以便全班或小组儿童有机会一起阅读书上的图画和文字,可以弥补标准尺寸的图书只能供几个儿童一起阅读的不足。
小图书阅读。小图书指的是同一内容的图书人手一册,幼儿教师指导幼儿逐步学会翻书的方法,儿童进行独立阅读,并在翻看图书的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获得阅读经验。
听赏活动。指的是以倾听、欣赏图画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让儿童反复倾听幼儿教师的讲述,不断体会品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增强阅读的兴趣。
排图活动。幼儿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儿童在看懂图意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内在逻辑将图片按顺序排列,并按顺序进行讲述。
(2)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
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诗配画活动。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儿童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将自编的故事、诗歌配上相应的画面。这种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儿童将语言符号转化为画面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听音乐编故事活动。将阅读经验与音乐感受相结合,引导儿童通过感受、理解音乐,将其转化为语言符号,进行故事讲述活动。
结合阅读进行表演活动。在儿童阅读完一篇故事或儿歌后,幼儿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分角色表演,以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故事、儿歌等作品的理解。
3.根据阅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不同渗透,可分为生活活动中的阅读、语言活动中的阅读、艺术活动中的阅读、社会活动中的阅读、亲子活动中的阅读、数学活动中的阅读、科学活动中的阅读、游戏活动中的阅读、体育活动中的阅读等
早期阅读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对书面材料的阅读。学前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符号、标志、文字、都可以成为他们阅读的材料,如各种广告牌、交通标志、商店名称,各种影像视频等,都可供儿童去阅读和欣赏,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儿童进行 “生活阅读”,有意识地指导儿童关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学会观察生活、阅读生活。
知识拓展
一、阅读区活动注意事项(www.xing528.com)
1.合理配置图书,满足学前儿童阅读的需要
首先,阅读区内投放图书要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喜好。小班幼儿侧重于生活类阅读材料,如食品、玩具、衣服等,对新颖的、与他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直观的材料较感兴趣,而且有较强的从众心理。中班幼儿侧重于认知类、社会类阅读材料,如:动植物、季节变化、自然现象等,对动物、卡通类、可以操作的以及能理解的材料特别喜爱。大班幼儿侧重于社会类、生成性阅读材料,如标志、广告、小实验、周围变化、重大新闻等,喜爱有文字的阅读材料 (广告、图书、图片等),愿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寻找相适应的各种阅读材料。因此,大、中、小各班图书配置上要有侧重。
其次,阅读区中投放的图书应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接受水平。小班应该选择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逼真、人物动作突出、色彩鲜艳并配有短句或词语的单页单幅的图书,而在内容上应选择生动有趣的动物故事、家庭生活以及各种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符合的图书,如拔萝卜、小铃铛等。中班以上的儿童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应该为他们选择情节较为复杂、画面之间关联较明显的单页多幅的图书,内容可涉及那些情节紧张刺激或具有较丰富的动作性的动物故事,也可以是那些有鲜明的善恶报应结局的内容,以及那些能充分发挥儿童想象力的内容,如小猴探海、小猫上公园等。此外,大班还可以选择那些常用字多、独体字较多的单页图书,以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
2.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儿童阅读图书的兴趣
儿童在阅读区中不仅可以阅读图书,还可以从事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如制作图书、修补图书等,从而使儿童养成爱书、读书的好习惯。
制作图书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发动学前儿童收集废旧图书、图片,并让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动物、背景等从图书上剪下来,进行重新组合,贴在一张白纸上,构成一幅或几幅完整的画面,然后再加上自己绘画的封面和封底,就做成了一本完整的图书。这种形式适合小班儿童。二是鼓励学前儿童把自己听到的或身边的故事画成一幅一幅与故事内容情节相符的画面,再装订成一本书,讲给老师、同伴听,或投放到图书角,供大家阅读欣赏。这种制作有一定的主题,但较为复杂,一般要分几次才能完成。例如,儿童制作图书 “春天”,第一次儿童画了春天的变化;第二次儿童画了小朋友在春天的活动;第三次儿童又以折纸、粘贴的形式表现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每次制作后儿童都要给每张书页配解说词,由教师帮助他们写在画面上并把儿童三次活动的内容汇总装订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图书。这种形式适合于中大班儿童。儿童通过自己制作图书,可以产生自豪感,加深阅读图书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儿童修补图书,即让学前儿童对那些由于使用不当或翻阅过多已经破损的图书进行修补。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爱护图书的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师在指导阅读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阅读区活动应建立必要的规则,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限定阅读区的人数。可在阅读区中使用 “入区卡”,当 “入区卡”全部为儿童所使用时,后面的儿童要自觉地转到其他区角活动;
2.要求儿童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更不能争吵;
3.要求儿童阅读结束后,将图书放回原处;
4.要求儿童注意爱护图书,不能损坏图书。
为使儿童遵守这些规则,幼儿教师除了向儿童说明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外,还要做好监督和检查。
第二,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阅读图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幼儿教师要寻找因材施教的方法,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关注和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把新书摆放在书架最醒目的位置,或进行简单的介绍,鼓励儿童积极主动地翻看新书。再如,幼儿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儿童讲述书中一个精彩片段,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立即停止讲述,然后告诉儿童阅读区内这本书的位置,让想知道结果的孩子自己去翻书寻找。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阅读图书的积极性,还可以间接地向儿童传递这样一种信息:许多有用的知识可以从图书中获得,只有自己掌握了阅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自己独立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第三,要教给幼儿阅读图书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教师要时时提醒幼儿,阅读时的坐姿要正确,眼睛与图书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看书要学会从前往后一页页翻阅图书。在学前儿童观察图画时,要指导他们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时,让他们一边用手指着文字,一边进行跟读。点读法能使文字在学前儿童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留下图形记忆,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带领中大班儿童修补旧书,使儿童树立起爱护图书的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