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中学思政课微课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中学思政课微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新课改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与情境教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既为思想政治课实行情境教学法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新要求。

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中学思政课微课中的应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有其必然的重要意义,对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促进教材内容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性。当然新课改理念与情境教学理论的一致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理念为实施情境教学提供的理念基础,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都为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一)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由于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加之教材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而在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理论知识产生厌烦,而情境教学法的加入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理论不再枯燥,所以情境教学有其实施的必要性。

1. 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中学生的年龄集中在 15—18 岁之间,正是心理、生理发展成熟的阶段。

第一,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思维活跃,求新求异的需求旺盛,任何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都会对他产生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这对于这些思维活跃的个体而言无疑是件乏味无趣的事情。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一些教学情境,将知识、学生都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感受知识的魅力,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愿意走进课堂学习活动来了,教师也能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习。

第二,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期,而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渠道。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可以通过课本理论讲解就能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理论、感情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情境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情感性”,依据不同的课本知识创设不同的情境,再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正是思想政治课所需要的。具体来说,把生活场景以情境教学的方法再现给学生,通过理论与情境的结合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第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情境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会被那些满腹诗书、多才多艺的教师吸引,甚至产生崇拜之情,因为这些教师身上的特点正是学生所需要的或自身不具备的。学生在这时感到有需要了,才会认真学、主动学。为了使学生有需要,教师除了不断丰富自身吸引学生注意之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下一番功夫。依据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实施情境教学法,层层设疑,紧扣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吸引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下产生学习冲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以学生需求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往只为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期待,拉近课堂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 情境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材内容的实现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以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为蓝图展开,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每一模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德育功能。思想政治课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一门必修课,它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培养的不仅只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注重的是情感的培养,这就为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必要性。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升华,道德意志是体现,而道德行为就是外化。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注重的是道德认知的培养,忽视了其他方面,而现在以注重情感性的情境教学被引入中学课堂,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坚定以及道德行为的外化,使学生的情感在情境中得以激发,这正是运用情境教学的原因所在。另外,教材内容既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通过情境将生活场景再现,使学生运用移情原理将生活经验运用于课堂,用心感受,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教材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以《哲学与生活》为例,教材从内容到排版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第一,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图文并茂。改变原有教材中只注重理论阐述的弊端,每一单元的开始都设有一幅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图片,具体到每一课中也都设有插图与理论内容相呼应。第二,教材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化。新教材在每一课中都设有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板块,增强了课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而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并且将那些抽象的政治、哲理等知识具体化后,也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发挥自身的主体 地位。

新课改要求实行开放互助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并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优化。由此可见,新课改已经将学生的体验感受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也将情境教学法放在有效教学的突出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与情境教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既为思想政治课实行情境教学法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新要求。(www.xing528.com)

(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运用中的可能性

情境教学法的实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新课改理念与情境教学理论的一致性,也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理念的特殊性又包含了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为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1. 新课改理念与情境教学理论的一致性

第一,在课程目标实现方面,新课改以达成“三维目标”为目的,即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避免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要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情境教学无疑是更好的授课方式。它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为基础,将学生置于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原因、如何发现知识以及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都符合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新课改也要求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要求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针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是有效的。以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为例,对于哲学常理如果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是很难理解的,但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并举不运动物质的例子来证明哲理的正确性,就使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哲理知识深深印刻在学生脑海里了。总而言之,新课改的推行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情境教学则为实现这个新要求提供了可能性。

2.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理念是实施情境教学的理念基础

情境教学是以尊重学生差异,感受体验知识为主而开展的,教学方法以针对中学生思想的多变性和可塑性为特点,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现实经验,通过感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并以开放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情境教学的这些特点都与新课程标准一一对应,既适应了新课程标准,又为其实现奠定了可能性。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以往以分数为基础评价学生的方式,而以发展并能激励学生成长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更加入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这既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也要考虑学生思想发展的变化。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景的同时也为学生开展实践开创可能。在情境中学生将已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为教师多方面了解学生提供可能性。

3. 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推进情境教学实施的动力

情境教学法作为新课改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不断发挥着自身的积极作用,它以强调人本观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因而现代教师也应转变教学理念,以符合情境教学的新姿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此才能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首先,教师教学理念由传统的“注入式”转变为以情境为先导的“启发式”。“注入式”教育“永远教不出人才来”。现代教师应学会将“注入式”这种理念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启发式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学生依靠自己探索获得知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教给其求知的方法。其次,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也为情境教学实施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教师在情境教学的准备及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准备时教师对于情境要用的素材及资料进行广泛的搜集,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需求,也要体现出时代特色;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情境所表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对课堂内容做出适当调整,以确保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课堂上出现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时,学生难免会对情境产生好奇甚至忘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这时就要发挥主导作用了,适时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动机,使课堂始终保持因学而活跃的氛围。另一方面,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也要求教师积累丰富的知识,及时关注科研动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参加培训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论文写作、阅读资料书籍、教师论坛交流等方式也能带来丰硕的成果。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进行网上研修提供更加便利的途径。教师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学习前沿的科学理论成果,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些都为情境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是情境教学实施的硬性条件

一方面,人类教育事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21 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革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技术和课堂知识的连接也使得情境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使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家郝瑞特拉的实验研究成果来看,“人类获得的信息中来自视觉的占 83%,来自听觉的占 11%。人们的记忆有这样的特点,自己阅读内容的 10%容易被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 20%容易被记住,既能听见又能看到的内容会有 50%被记住,通过交流表达的内容 70%会被记住”。结合以上两方面,不难看出,网络为情境教学提供的可能性与人自身记忆的特点都为实施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创设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会更容易使学生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情境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也使得学生在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中获得更多认知。

综上而言,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网络咨询使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