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风险—报酬权衡原则是指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对等关系,投资人必须对报酬和风险做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对等关系”是指高风险对应着高报酬,低风险对应着低报酬。人们普遍是风险厌恶者,认为风险是不利的事,所谓“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如果你想获得高额收益就必须冒可能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相反,如果你不愿意冒险,那就得忍受低额回报。人们总是在风险和报酬之间进行权衡,有的人偏好高风险、高报酬,有的人偏好低风险、低报酬,但是每个人都要求风险与报酬对等,不会去冒没有价值的风险。
(二)投资分散化原则
投资分散化原则是指不要把全部财富投资于一个公司,而应分散投资,以减小风险。投资分散化原则的理论依据是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马克维茨认为,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要小于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风险,所以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一旦这个篮子翻了,可能所有的鸡蛋一个不剩全部打破。如果你把鸡蛋分装在不同的篮子里,所有篮子同时打翻的可能性将远远小于一个篮子被打翻。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除了证券投资外,企业各项决策都应注意分散化原则。
(三)资本市场有效原则(www.xing528.com)
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是指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资本市场有效原则说明资本市场非常有效率,所有新信息能够快速地反映在股票每股价格上。资本市场机制的运作效率在不同信息环境下有不同的“有效”形式,美国学者法玛(Fama)将有效市场划分为三类:一是弱式有效市场。即当前的证券价格完全地反映了已蕴含在证券历史价格中的全部信息。其含义是,任何投资者仅仅根据历史的信息进行交易,均不会获得额外盈利。二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即证券价格完全反映所有公开的可用信息。这样,根据一切公开的信息如公司的年度报告、投资咨询报告、董事会公告等,都不能获得额外的盈利。三是强式有效市场。即证券价格完全地反映一切公开的和非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即使掌握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额外盈利。资本市场有效原则要求理财时重视市场对企业的估价。资本市场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又是企业行为的校正器。股价可以综合反映公司的业绩,弄虚作假、人为地改变会计方法对于企业价值的提高毫无用处。市场有效性原则要求理财时慎重使用金融工具。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购买或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的净现值就为零。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必须是健全和有效的。只有在有效市场上,财务管理才能正常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
(四)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是指在进行财务计量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即资金的投资和再投资的价值。一般用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来衡量。货币要产生增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货币直接或间接地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收入在扣除成本费用后还有剩余,这就实现了货币的增值。投入资金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二是货币借贷关系的存在。货币借贷其实就是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货币所有者让渡货币使用权而得到的补偿即为货币的时间价值。从上述两个基本条件不难看出,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没有时间价值的,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的应用之一是现值概念。由于现在的一元钱比将来的一元钱经济价值要大,因此,不同时间的货币价值不能直接加减运算,需要折算到同一时点进行计算。通常,我们把不同时间的货币价值折算到“现在”这个时点,折算的过程称为“折现”,折现使用的百分率称为“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称为“现值”。货币时间价值的另一个应用是“早收晚付”观念。对于不附带利息的货币收支,与其晚收不如早收,与其早付不如晚付。货币在自己手上,可以立即用于消费而不必等待将来消费,可以投资获利而无损于原来的价值,可以用于预料不到的支付,因此早收、晚付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