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综合分析与优化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综合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综合分析要点为。现金流量质量较高应该表现为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现金流转状况与企业短期经营状况及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经理人在关注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中,把现金流量表信息放在首位。强调现金和现金流量表,只是提醒人们关注利润表的局限性,账面利润可能异化公司决策和歪曲经营业绩。企业的现金流量在其不同的成长期运动规律有较大的差别,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综合分析与优化

利润额不能充分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因为利润是在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等诸多原则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估计,易受到报告粉饰。有些公司虽然有不少利润,但不是实实在在的现金利润,无法进行现金股利分红,甚至有的公司还面临财务危机。而现金净流量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基本上无法过度粉饰操纵。因此,现金流量表被称为企业经营成果的测谎器,“现金为王”的观念在工商管理界非常普遍。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综合分析要点为。

(1)现金流量质量特征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现金流量质量较高应该表现为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现金流转状况与企业短期经营状况及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高质量的现金流量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企业现金流量状态体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公司经理的价值取向是现金流量而不是账面盈利。

经理人在关注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中,把现金流量表信息放在首位。资产负债表关键的是“结构”和“风险”问题,而利润表最重要的是“规模”和“收益”问题。但是能够总览公司“结构”和“风险”,“规模”和“收益”问题的却只有现金流量表,只有现金流量表才能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从整体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合理预测。经营者不把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在信息,就不可能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快速和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调现金和现金流量表,只是提醒人们关注利润表的局限性,账面利润可能异化公司决策和歪曲经营业绩。比如,一个公司如果通过价格战广告战实现了销售额和市场占用率的迅速提高,在短期内很容易形成一种“欣欣向荣”的增长景象。但是如果这些景象没有现金流入做支撑,很难说这种景象不会因“贫血”而昙花一现。这类只在市场上“潇洒走一回”的企业并非个案。由此可见,没有现金性收入的增长其实并不是财务理念上追求的增长。因此,公司经理有两项职责:一是获得利润;二是将利润尽快转换成现金。在公司内部业绩评价中,收益性指标如果单纯从利润表取数,尽管用“主营业务利润”来计算,也不能真实反映收益质量,因为极有可能主营业务利润也是以“应收账款”为基础的。

现金流量规划是经理人配置公司资源策略的主体内容和防范风险的基本手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追求收益的强烈愿望与客观环境流动性的强烈要求,使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企业发展规划一般都反映其经营战略,以获利为目标,通常包括更高的经营规模、市场占用率和新的投资项目等内容,其实施需以更多现金流出为前提,一旦现金短缺,其发展规划无疑就成了“无源之水”。因而,企业规划、战略风险都必须以现金流量预算为轴心,把握未来现金主流量的平衡,以现金流量规划作为其他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资本性支出应该恪守“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公司发展与扩张应该负债经营,但是负债经营的规模,也应该以未来现金流量为底线。突破底线必然会导致财务风险的扩大。所以,维持增长也罢,控制风险也罢,现金流量规划是关键制约因素。

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现金流量分析的一个要点就是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其现金流量水平是否一致。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运转正常、健康的企业,它的利润增长应当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如果这种正向关系被打破,则表明企业不是销售政策出现了问题,就是存在舞弊的可能。

在稳定发展阶段,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当与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情况,两者各有侧重。盈利能力强调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它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表现为净利润的大小及有关比率的大小;而盈利质量反映的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两者差异越小,盈利质量越高。如果一个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这就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的相对应的资产可能是“虚拟资产”,并且是一种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假若反差数额较大或者反差持续时间过长,必然说明该企业有关利润项目存在着挂账利润或虚拟利润的迹象。

筹资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三者达到平衡。一个好的公司的良性增长的现金流模式应该是筹资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三者达到平衡。当然,在公司高速发展期,这个平衡可能暂时被打破,但最终还是应该趋于平衡。

企业的现金流量在其不同的成长期运动规律有较大的差别,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制造业为例,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更多的是关注它的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应地,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正是负并不太重要,其投资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负值。处在成长期的企业销售的急剧增长,经营活动会产生较大的净现金流量,但因对市场的把握还不够,存货和应收账款及费用支出等起伏较大,其净现金流量很不稳定。而在成熟期,企业的生产较稳定,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负居多,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居多。因此,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现金流量,这些特点在其相应的阶段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其所处的发展期不相称,或存在严重的背离,则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个企业现金流入的“管道”其实只有现金性收入、现金性融资等几条,而现金流出的“管道”却实在太多,可以说,有经营业务的地方可能就是现金流出的“管道”。有人说,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就像是每个企业的“心脏”跳动。但是,因现金流入而跳动的次数与因现金流出而跳动的次数在数量上极不平衡,因此,如何调节这种失衡并尽可能维持其均衡,可能就是公司理财的难点之所在。现金流量作为一项财务指标,在企业价值管理与行为管理中展现出利润指标所不具有的优势,无论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还是对于企业管理当局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其意义是十分明确的。现金流量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犹如企业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器”。公司经理通过对现金流量规模与结构等的密切关注,能够正确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支付能力,客观评价企业经济实力,优化企业决策行为,从而达到未雨绸缪,防范和化解破产风险,提升企业价值。在现代理财环境下,关注现金流量应该成为公司经理人关注经营运行的重点。

(2)了解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出现“背离”的原因。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很难保持“同步性”。当净利润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撑时,上市公司的巨额净利润就成了一种煞有介事的“纸上富贵”。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因此与净利润有关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过程是作为附注在表外反映的,所以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具体分析中,必须重视对附注的分析。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出现“背离”的原因有:

①收入以应收而未收多。公司以“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的形式确认收入及成本,进而“核算”出自己的“净利润”,并未给公司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

②成本以现金流出多。即使是销售收入能够以现金的形式收回,但如果公司销售成本、税金也以现金的形式流出,最后相抵的结果也可能导致“每股现金流量”低于“每股收益”。

③权益性投资收益多。任何一个公司想要发展,都要不断地进行投资,以维持扩大再生产。因此,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会引起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产生“背离”。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以“权益法”核算的对外股权投资多,而被投资公司又有一定的经营利润时,上市公司就可以按照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而不论这部分收益是否已经以现金及其等价物的形式收回,在确认这种“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会增加,但“现金流量”却并不“同步”增长。

④筹资少,还本付息多。筹资活动对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背离”的影响,不像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那么显著。因为无论是吸收权益资本还是借款及发行债券,都会很快有现金流入上市公司,此时的时间间隔不会很长。而偿还利息及本金,基本上也能够做到费用确认与现金的流出同步。大筹资活动下现金流量的不均衡,更多地表现为当期筹资活动流入过多而偿还本金及利息支付现金较少,这样使得上市公司的“现金净流入”增加。而只有当筹资少、还本付息多时,才会使得上市公司的现金净流入减少。即上市公司当年未进行新的融资,而又偿还了大量的本息,就形成了大量的“现金净流出”。

(3)识别企业现金流量的整体结构和规模漏洞

实际上,我们在前面探讨的操纵经营现金流量信息的方法,也可能会造成对企业现金流量总体结构和规模形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在现金流量净额一定的情况下,夸大有关现金流量的规模。在现金流量净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夸大有关现金流量的规模,可以造成企业现金流转“轰轰烈烈”的假象:

●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一定的条件下,等额增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从而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规模。

●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一定的条件下,等额增大“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处置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和“对外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从而夸大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规模。

②调整项目的对应关系,使得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状况得到粉饰。概括来说,就是:

●通过调高“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调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来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于零的结果。

●把本不属于对外投资、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归入上述项目,从而达到粉饰企业现金流出结构的目的等等。

③人为调整现金流量的整体规模。当企业的现金流量总体规模不尽如人意时,企业通常采用的操纵行为就是通过调节和制造交易来扩大现金流量的总体规模。与操纵利润的手段不同,由于现金流量本身具有的刚性,使得企业很难通过内部的账务处理去调节现金流量的规模,而是需要制造一些交易来调节现金规模,这其中可能需要关联方来相助了。常见的手段有:

●通过制造或调节交易来扩大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企业可能在期末人为地压缩期末库存,推迟购货,以减少现金流出量;或提前收回期末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或推迟支付期末到期的应付账款等等,以此来调节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提前收回投资或出售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扩大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能够在需要现金流量的时候,适时地将所持有的投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售出,这种交易通常需要关联方的合作,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总体规模将得到“改善”。

●操纵债务的借入和偿还期限,以调节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规模。某些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不是依据企业的总体规划,而是随着财务报表的披露时间呈现出异常的“规律性”:在财务报表披露前借入款项,在报表披露之后立刻归还借款。我们对偶尔的流动资金借款呈现出上述时间特征不必过于敏感,但如果上述现象成为一种规律了,那么就要进一步了解这些借款的债权人是谁,借款的用途又是什么,以此来判断企业是否有操纵现金流量的嫌疑。

(4)加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漏洞的识别。

结合有关学者的分析研究,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操纵的识别要点为:

①信息披露的综合分析。注重对本期和前期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的重要事项、财务报表附注和分部报告的近年综合分析。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的重要事项一般包括重大资产收购出售或处置、重大关联交易、重大合同和担保等事项;财务报表附注则往往披露报告期内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变化、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情况及或有事项的说明等情况;而分部报告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各主要业务分部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严重亏损的分部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往往为负数。通过对本期和前期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的重要事项、财务报表附注和分部报告进行分析,如果发现上市公司拥有的股权低于50%的合并子公司和高于50%的非合并子公司数量较多,或者通过股权转让或受让从而使子公司被排除或纳入合并范围的关联交易较多,则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合并现金流量表操纵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重要事项中的重大关联交易披露了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应收账款的情况,而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或有事项的说明则揭示了企业是否有利用应收票据贴现进行筹资的行为。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读,能反映出财务报表中的应收项目期末数额减少是否均由客户的购货款偿还或营销政策、收款政策的改变造成的。

②使用因素关联法。利用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数量上的内在联系,对本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流量的操纵行为进行分析,具体方法是:首先对现金流量表中重大收入、支出项目进行确定;根据各项目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相关项目所反映的交易的合理性和公允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操纵程度。就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收支项目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言,很明显,“提供商品和劳务收到的现金”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之间有内在联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之间有内在联系;“对外投资支付的现金”和“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外投资之间有内在联系;“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项目有内在联系。例如,某上市公司某会计年度现金流量表中的“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亿元,而在资产负债表及其附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在建工程以及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在年度内并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该上市公司将属于其他方面的现金流出错误地归入了“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试图让信息使用者认为企业在为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努力,以掩盖相关现金的真正流向。另外,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本身是否出现异常,也将直接影响现金流量信息的准确性。例如,如果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规模无理由地明显降低,而应付账款的规模异常增加,则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很可能存在低估的问题。

③应用趋势分析法。通常企业可能在某一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披露中作假,但大部分作假手段都不可能持续使用。因此,相关交易和信息的持续追踪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去识别现金流量信息的真伪。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现金流量表在相邻会计期间对相同项目的差额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相邻的会计期间之间对因素关联法的应用。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相邻两个会计期间现金流量表相同项目中出现重大差异的项目,然后根据出现重大差异项目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变化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以确认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操纵程度。例如,某著名上市公司(生产企业)某两个相邻会计年度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相差约25亿元(即本年比上年多支付约25亿元)。但其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仅比上年多约5亿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项目本年比上年变化所引起的增量现金支出不足3亿元。这就是说,从差量关系来看,现金流量表中的差量与其他两张报表中相关项目的差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巨大差异的存在,表明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操纵现金流量信息的行为。

例外分析法。例外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披露的超出正常业务发生水平的某些项目或事项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操纵程度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重点对现金流量表内出现较大变化或者在企业现金流量整体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通过揭示不合理的方面来确定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操纵;或者通过对有关公告的例外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操纵。

⑤关注现金流量表的非经常性项目。对于现金流量表中的“收到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要特别关注,这些现金流类似损益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很多公司通过这些项目操纵现金流或者将一些异常的现金收支藏在这些项目里,尤其是这些现金收支定性往往不是很准确,是经营、投资还是筹资往往不是很明确,再加上目前我国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量项目没有明细注释,给现金流操纵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分析人员一般的做法是,对于“收到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巨大的公司就视为异常,尤其是“收到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www.xing528.com)

⑥重新界定现金流量指标分析。常用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指标由于没有考虑到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操纵,其分析的数据直接来自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因而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如收到的税费返还产生的现金流入行政色彩较浓,并不能成为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因此应将“收到的税费返还”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中扣除。“其他收到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通常情况下数额较小,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产生的影响不大。为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该项目操纵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必要将“其他收到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中扣除。将应收账款销售给母公司或其他不需纳入合并范围的关联方,虽然能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获现能力,因而应将其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中扣除。由于对应收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一种筹资行为,故本期应收票据贴现额应纳入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中扣除。

⑦利用各种现金流量比率。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该指标是2002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制定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中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一个指标,占总指标权数的8%。该指标表明了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净利润越多,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没有现金净流量的利润,其盈利质量是不可靠的。

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诚然,应收账款的增加,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导致赊销增加。

第二:公司规模扩大(资产增加)而带来的应收账款增加。

第三:盈余管理促成虚列收入,应收加大。

第一种原因可以借助于指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若该指标持续上升,应收账款的增加尚属正常;第二种原因可以借助于指标:(期末总资产-期末应收账款)/(期初总资产-期初应收账款),若该指标上升,说明公司规模壮大,债权资产增加也属正常;若非前两种原因,则有利用应收操纵利润之嫌。在盈利质量分析时,仅仅靠1年的数据未必能说明问题,需要进行连续的盈利现金保障倍数的比较,若某公司盈利现金保障倍数一直小于1,甚至为负数,则公司盈利质量相当低下,严重时会导致公司破产。因此,当该比率小于1时,视为发出预警信号,应加强监控力量,特别是对那些对经营现金需要量大的行业企业。

●现金利率

现金毛利率=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100%

该指标是对销售净利率的有效补充,可以识别权责发生制下利润率计算不实或人为虚增的问题。该指标同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一样,更注重现金概念。对于通过夸大利润率的现象,该指标可以立即识破。比如银广夏声称产品的毛利率可以高达70%以上,但由于这些产品并未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因此在现金毛利率面前原形毕露。应当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对于特殊行业,特别是一次性投资规模较大、分期回笼现金的行业,如房地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应该将该指标进行连续几期的计算,以确定现金毛利率的合理水平,正确评价公司业绩。该指标反映经营所得现金中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小于1的现金毛利率,说明利润质量不够好。因为,如果现金毛利率小于1,说明经营现金净流量小于经营所得现金,它们的差额被投入到营运资金上,即应收账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存货增加等使实际得到的经营现金减少;同时说明一部分收益尚没有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大于现金,应收账款能否足额变现是有疑问的,存货也有贬值的风险,所以未收现金的收益质量低于已收现金的收益。另外,现金毛利率小于1,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是现金流入总额除以经营现金流出量与偿还债务本息付现合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就越强。当公司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小于1时,说明公司本期创造的现金流入量不能满足经营活动和偿还债务的现金需要,将发生支付困难,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因为企业破产是以“不能支付到期债务”为标志的,这时应认为发出预警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现金流量表分析还不能忽视潜在的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或有事项中有许多情况可能会导致巨额现金流出,会严重地破坏正常的现金流量。如为别的企业借款进行担保,未结的某些重大的经济赔偿等等。要对潜在的可及时变现资产的现金流入适当关注。这里指的是,那些变现能力较强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强,其中债券的变现损失的风险又比较小。一些安全度较高的应收款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

该指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它更注重现金概念,更为保守,也更真实可靠。对付那些提前确认收入的公司,该指标非常有效。通过对比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现金回收率,问题就会明显地暴露出来。

●主营业务收现率。

主营业务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动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上市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虚增收入的现金普遍存在。该指标正是为了检验收益质量而设置的,用来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大比例转换成了现金,又有多少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

●非主营业务现金流入比。

非主营业务现金流入比=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反映诸如租金收入等非主要经营收入,如果该指标数值较大,就说明企业的主要现金流入并不全部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可能存在用非主营业务收入弥补主营业务亏损的情况。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企业期末的现金余额/企业的流动负债

该比率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由于流动负债期限短(不超过1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手中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在债务到期时就容易出现问题。一般认为,现金比率在40%至80%之间的企业都是经营稳定、资金运转良好的企业。现金比率在100%以上的企业,有的是经营情况特殊,有的是年末由于一些原因现金余额增大,虽然他们的资金状况良好,但过高的现金比率会使资产过多地保留在盈利能力最低的现金上,虽然企业没有偿债风险,但降低了获利能力。现金比率在20%以下的企业,经营上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现金紧张是共同特点,严重时会出现现金周转的极度困难,偿债风险巨大。

●其他指标。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该指标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其意义在于如果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够满足支付到期债务,则企业就可以拥有较大的财务弹性,财务风险也相应减小。为什么要使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呢?第一,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然后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支出。第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是获取自有资金的主要来源,应该说也是最为安全而且是最规范的取得现金流量的办法,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来衡量企业的偿债风险,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总额

该指标可用以衡量企业用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全部负债的能力,这个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偿债风险状况。这是一个预测公司财务危机极为有用的指标。指标越大,则偿债能力越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