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收益核算中的虚假账户形式

投资收益核算中的虚假账户形式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业务处理的实际操作中,常见的投资收益核算假账形式为:①对投资收益或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企业收到分来的投资收益时,应相应减少长期投资。④对于“投资收益”账户未按规定进行转账。会计期末应将“投资收益”账户中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投资收益核算中的虚假账户形式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业务处理的实际操作中,常见的投资收益核算假账形式为:

①对投资收益或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企业没有控制权的,采用成本法核算;拥有控制权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时,投资企业要按其所占比例调整长期投资。企业收到分来的投资收益时,应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比较简单,在收到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润、股利、债券利息时直接列到投资收益即可。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随意采用成本法权益法核算,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或者有些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未能按时收取足额的债券利润;有的企业将部分投资收益计入“其他应付款”账户,隐瞒收入。

②企业不按合同或协议规定及时足额地取得投资收益或未及时地计入“投资收益”;有些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未能按时收取足额的债券利息;有的企业将部分投资收益计入“其他应付款”账户,隐瞒收入。

③企业对投资收益收回或转让的有关会计处理不正确。企业对外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实收款项与投出时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以分享产品抵作投资分利的,应按分享产品的同类商品市价或其销售收入计入投资收益。但是在实际财务业务处理中,有的企业将中途转让对外投资的实收款项与投出时的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有的企业对应税的投资收益未纳税或未将纳税后的收益计入投资收益;有的企业以分享产品抵消投资分利的,所确定的产品价格过低或过高,造成少计或多计投资收益,从而人为地调节当期盈利水平。

④对于“投资收益”账户未按规定进行转账。会计期末应将“投资收益”账户中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期末将“投资收益”账户内的余额全部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以调节当期与以后有关会计期间利润水平的问题。

 名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为串换物资

(1)发现疑点。

查账人员对某一物资公司进行查证,通过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投资”账户和有关资料文件的审查,发现该企业将500 000元向某食品公司进行对外短期投资,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是:被投资单位每季度向该企业提供鸡蛋、肉类等副食品,查账人员初步认为,该企业借用对外短期投资的名义,实为串换物资,向职工发放实物。

(2)跟踪调查。

查账人员为了取得充分的证据,重新审核了合同内容及有关的资料文件,并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询问,同时调阅了有关的记账凭证。通过进一步的查证表明,该企业对外投资,被投资企业每季度向投资企业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鸡蛋、肉类等副食品。提供副食品的总价值为500 000元,每提供一次副食品,按其同等金额相应冲减“其他投资”。冲减金额不在账上反映,而是记录在另设的登记簿上。其会计记账凭证和登记簿记录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对外投资时记账凭证的内容:

2011年3月5日6#记账凭证反映的会计分录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投资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②2~4季度登记簿上记录的具体情况是:

2季度:2011年6月5日收到X食品公司副食品20 000元,冲减“其他投资”20 000元;

3季度:2011年9月5日收到X食品公司副食品20 000元;冲减“其他投资”20 000元;

4季度:2011年12月5日收到X食品公司副食品20 000元,冲减“其他投资”200 00元;

2011年累计冲减“其他投资”60 000元。

(3)问题。

在取得充分证据以后,查账人员确认,该企业以弄虚作假的手法,名为对外短期投资,实为串换物资,为职工发放实物。其结果是将属于国家的财产转换成企业集体消费,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是严重的。

(4)调账。

根据查出的问题,查账人员责成该企业纠正弄虚作假搞假投资的做法,并作如下处理:

一是对被投资单位提供的副食品60 000元,该企业应向职工如数收回款项,计入企业账。

借:其他应付款——食品公司 60 000

贷:银行存款 60 000

收回投资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500 000(www.xing528.com)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投资 500 000

秘不示人的财务小知识

从2001年末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案开始,负责其审计、通过隐瞒亏损和债务的手段帮助其作弊的全球第五大会计公司安达信名声扫地,随之破产。其后欧美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导致投资者遭受数以万亿美元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扰乱了市场经济。在我国也是同样,如“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会计假账已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始信息来源之一。

1.造成做假账的主要原因

产生假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原因:

(1)利益驱动是会计假账的最大动力。

如美国安然公司隐瞒亏损和债务是公司高层为了维持公司高股价牟私利。而安达信会计公司帮着隐瞒也是为了私利,该公司仅2000年在安然公司获取收入就有5200万美元,其中2700万美元是提供咨询服务的报酬。巨额的利益使他们铤而走险。

(2)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得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报表。

(3)会计人员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作假。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于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的发挥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作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他们就不会轻易主动去造假。当然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为了自身私利而造假,以身试法,但在造假案中占极少数。

(4)有的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基础工作差,甚至连原始凭证、记录都不全;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管理和财务处理程序等无章可循,财务工作的随意性很大,造成假账。

(5)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有的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往往这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知识也贫乏或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很难依法办事,容易做出违纪违章违法的行为。

(6)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目前,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等监督标准在管理上各自为政,互相交叉,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在形成中,还不完善。这样,当国家宏观利益与企业微观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大程度上就诱发了造假产生。

2.造假账的主要危害性

(1)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紧密相关。如产品的定价,主要取决于其生产成本。又如赊销政策的制订,其重要依据是顾客的财务状况及以往偿付贷款的情况。而了解这些情况主要是通过各种会计信息记录,一旦相关的会计资料弄虚作假,企业管理者就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

(2)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逐渐趋向多元化。作为企业,越来越依靠从投资市场中筹集用于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在投资市场上,投资者进行决策凭借的就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类会计资料。由此可见,造假账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3)导致利税和其他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虽然做假账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是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取不法收益,其结果是将原本归属于国家、集体或企业的资产变为小团体或个人所有,严重损害他方利益。如一些企业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的真实比例,等于变相地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划归私有。

(4)助长腐败之风,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做假账,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作风问题。一些企业通过做假账,将不合法规的支出合法合规,甚至到了“吃喝玩乐全报销”的严重程度,助长了社会上的腐败之风。

(5)做假账,最终受害者是整个社会成员。

员工依托企业而生存,企业依托市场而生存。企业一旦不依托市场就会失去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导致衰败没落,甚至破产关门。员工一旦失去企业这个生存依托,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可能造成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会成为受害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