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是北京著名风景区,坐落在西山东麓的一个山坳里,距城区20公里,素有“山林公园”之称。
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辽代,这里就建起了私人宅邸。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皇家在此兴建大永安寺,又名甘露,即现在香山寺的前身。金章宗时又在此建绘景楼和祭星等,初步形成了皇家苑囿的规模。
清代是香山建设的鼎盛进期,乾隆年间在山中建28景,并改称静宜园,成为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1860年被毁,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香山被军阀、官僚买办占为私有,大建别墅,破坏了景观。解放后香山获大规模修缮,并辟为公园。
香山风景怡人,四季各有特色。春天,这里树木葱郁、野花满山、翠鸟争鸣、生机盎然。夏季密林浓荫、蝉声阵阵。到了秋季和冬季景色更美。每到深秋时节,海内外游客纷纷慕名来到香山观赏著名的“香山红叶”。香山红叶实际上是黄栌树叶,叶子为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据说这种黄栌树是乾隆移植来的,香山28景之一的“绚秋林”指的是“香山红叶”的景观,只不过当时只是一小片红叶林而已。多少年来,由于西北风不断把黄栌树籽吹散到南坡上,渐渐形成了十万余株的黄栌林带。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间,届时满山一片火红,与苍松翠柏相映衬,绚丽夺目。隆冬时节,登上香山可观赏“西山晴雪”的胜景。每年雪后初霁,站在香山西北部的半山腰上极目远眺,只见西山白雪皑皑,树树梨花,阳光映雪,分外妖娆。
鬼见愁是香山的最高峰,海拔557米。因这里山势险要,多数游人爬至山腰已力不从心,视登山为“鬼见皆愁”的难事,故俗称此峰为鬼见愁。鬼见愁山顶有两块巨石,名乳峰石,状如香炉。登上峰顶,隐约可见昆明湖翠波如镜,玉泉塔巍然耸立。现在峰顶还架设了高倍望远镜,可纵观北京城全貌。(www.xing528.com)
昭庙是香山公园内一组古代建筑,全称为“宗镜大昭之庙”,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班禅来京建造的,仿西藏札布伦布喇嘛庙建造。昭庙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琉璃牌坊、白台、红台、石碑和琉璃塔。琉璃塔耸立在昭庙西侧,为七层八角密檐式,高近30米,塔顶安放黄色琉璃宝瓶,层层都缀有铜铃,微风吹来,铃声清脆悦耳。
昭庙向北,有一座颇具江南风趣的庭院见心斋。见心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园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在圆形的院墙中,有一半圆形水池,清冽的泉水从古雕的龙口中注放,夏季池内荷花婷立,金鱼嬉戏。池东、南、北三面建有长廊轩榭,池西三间水榭即见心斋。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见心斋往下是眼镜湖,两湖间架一石桥,形如眼镜而得名。湖北侧山石叠嶂,建有一人工山洞,洞上流泉似瀑布直下,恰似珠帘挂的花果山水帘洞。眼镜湖与见心斋相得益彰,浑然成趣。
香山寺在香山公园东门内,是香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端,始建于1186年,历代都有修葺,为香山28景之一。近代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寺前有两株“听法松”依然挺立,据说站在树下方砖上跺几脚,可吸到铮铮声,犹如啼鸣,悦耳动听。
香山寺南有一座别致幽雅的小庭院双清别墅。别墅内绿树成荫,叠石环抱、竹影扶疏,正中有一方池,汪泉汇聚池中,池边建八角红亭,亭后建屋,景致和谐秀丽。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至北平,暂驻香山,毛泽东主席就在双清别墅内居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