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固之计与内外两权的军事理论

自固之计与内外两权的军事理论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看来,为了建成仁义之师,首先就是要追求“自固之计”。为了求得“自固之计”,就必须在“内外两权”上下功夫。为此,唐甄结合传统治军理论等,提出了自己的治军理念。接下来,唐甄以力举数百斤的勇士为例,说明“自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内虚”与“厚养”都因为偏执而吃到苦头,这便说明做好“内外两权”的重要性。这内外两权互相依赖,互相补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自固之计与内外两权的军事理论

在治军方面,唐甄也有独到见解。在他看来,为了建成仁义之师,首先就是要追求“自固之计”。为了求得“自固之计”,就必须在“内外两权”上下功夫。为此,唐甄结合传统治军理论等,提出了自己的治军理念。他指出:“兵有两权,内外是也。两得者兴,一得者亡。”[286]要想使得军队走向强盛,就必须首先做到“自固”。

接下来,唐甄以力举数百斤的勇士为例,说明“自固”的重要性。由于能够力举数百斤,当勇士身处闹市时,市人成百上千聚集却没人敢与之较量,因此给人以无人能敌的感觉。但即便是这样的勇士,如果不能“自养以致疾”,那就会“三日疾则力衰,五日疾则不能行,十日疾则不能起坐”。到了这时候,即便是位弱女子,也可以扼住他的脖颈并杀死他。勇士其实还是当初那位勇士,并不是他不够勇敢,而是因为勇士出现了“内虚”,也即缺少“自固之计”而导致虚弱无力。[287]还有一种称为“厚养之士”。这类人一直非常注意节食,也始终保持节制欲望,远离女色。由于他平时注意养生之术,所以一直身无疾病,健康长寿。但是,当他离家远行时,不幸在半路遇到劫匪。由于“厚养之士”平时不注意训练,没有掌握必备的自卫能力,所以“力不如其强,器不如其利,与不如其众”,在面对盗匪时,便只能“俯首而就死”。[288]之所以会出现“厚养”而无益的情况,就是因为“厚养”只能“保于内”而不能“强于外”。

由此可见,“内虚”与“厚养”都因为偏执而吃到苦头,这便说明做好“内外两权”的重要性。为了说明这一道理,唐甄继续举出李闯王吴三桂起兵失败的例子。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饥寒之民起义,拥数十万之众,由大同而攻京师,势如破竹,却在大事将成之际一朝崩溃。吴三桂拥有众多宿将战卒,金钱与甲兵和京师相差无几,故发兵反叛之时,天下为之震动,但最终仍不免失败。对于这两个案例,唐甄从“内外两权”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夫李寇之兵,蚩尤之兵也,而无本根,以至于亡;吴寇之所处,霸王之资也,而昧于攻守之计,以至于亡。使去两短,兼用两长,岂易敌哉!欲见兵之长短以决成败,无明于此者矣。”[289]通过这些例子,唐甄总结指出,“内外两权”都非常重要,都不可偏废。治理军队也是这个道理,必须“熟察于二者之形”,进而做到内外兼顾:“熟察于二者之形,凡举事者,有必胜之兵,而不能先自固;有自固之计,而不能制胜,岂能幸存哉?同归于灭亡耳。”[290]也就是说,只有注意“内外两权”,才能建成必胜之兵,并打败强敌。这内外两权互相依赖,互相补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两者并存,才能收到效果。一旦出现偏执的情况,便只有遭到失败。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军,都需要统率千军万马,如何做好“内外两权”的“自固之计”,始终是一门大学问。在唐甄看来,重点是要抓住三个要素:地、食、法。他指出:“自固之计有三:地、食、法是也。”[291]

所谓“地”,并非一定要定在咸阳,或死守河内,重要的是做到“因势之便而处,因民之宜而处,因粮之利而处,因敌之形而处”[292],必须选择适当地点才能成就大业。这就像龙有所止之渊、虎有所伏之穴的道理一样,只有找对了合适的地点,才可以腾跃山谷,与百兽展开搏斗。

所谓“食”,就是要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唐甄看来,要想解决军需供给问题,必须激发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也即“田税必轻于故籍以宽之,籴必增直以利农”[293]。攻破城池之后,就可以去寻找仓储,因为赶走一支军队之后,必定会坐收其丢弃的粮草,因而不必去抢夺民众手中的粮食。即便是缺粮,也必须做到“民藏不可取,野积不可掠,富室不可贷”[294]。这样做的好处是,屯堡、庐舍仓库皆实。士卒都有父母妻子,也会由此而解决温饱问题,进而保证三军上下转战千里而无二心。

所谓“法”,就是要保证三军上下遵纪守法,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唐甄指出:“国中无法,虽众不一,其主可虏;军中无法,虽勇不齐,其将可禽。”[295]法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保证“文武之官各尽其职,典兵者不侵民,牧民者不构兵”[296]。不仅仅是做到有法可依,还需要做到执法必严。执法的原则在于“不私于故,不偏于亲”,也在于“有罪必刑,战后必诛”,必须使得“有劳者必厚其赏,有功者必尊其爵”,才能使得人心信服,不约而同,才能达成“以战必胜,以攻必取”的目标。[297](www.xing528.com)

在唐甄看来,如果掌握并解决了地、食、法三个重要因素,就可以“修武教而得士心”,才能锻造“整而不可乱之兵”。[298]要想治理好军队,必须使得士卒“感德然后畏威,畏威然后感德”,这首先考验的是将帅的才能和素质。将帅必须起到表率作用,与士卒同甘共苦,才能培养出“能死而不可走之兵”[299]。对于其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唐甄也进行了总结:“士卒未安不先寝、未食不先食,草食不甘食,疾病必视药,赏赐俘财,尽以分赐,日烹牛豕飨众,亲之如此,士卒爱之如父母矣。止舍有度,临战有节,违于法者即诛之,不少假于将率,于是士卒既爱且畏,无不愿效者。此能死而不可走之兵也。能死而不可走,然后可使。有如是之众,得以变化从心,合而不狃,散而不乱,进而不佻,退而不先,隐而不惑,危而不慑,我可以挠敌,敌不可以挠我;我可以入敌,敌不可以入我。以是方行天下,诛暴救民,乃有成也。”[300]在唐甄看来,保证军队做到止舍有度和临战有节,并始终做到违法必究,都需要依靠将帅完成。将帅如果能让士卒既爱且畏,那就会引来无数愿意效命之人,聚拢一批“能死而不可走之兵”。有这样一群士卒作为支撑,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保证“我可以挠敌,敌不可以挠我”。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做到横行天下,完成“诛暴救民”的目标。

将帅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选将不能不慎之又慎,必须将那些真正贤能之才选拔出来予以重用。唐甄以打磨玉石为喻,说明选将的重要性。就玉石而言,如果所遇非材,自然无法雕琢成玉器。如果本身材质无忧,但遇到“拙工者剖而琢之”[301],则不仅不能打磨出名器,反而还会对玉石造成损伤。就治军而言,选择将帅就是要避免这样的“拙工”,努力寻找“良工”。

选人用人向来是一门大学问,唐甄认为,首先要注意“区而别之,等而差之”。他指出:“贤主用人,群谋杂进,区而别之,等而差之,各效其用,亦犹炉之分金也。”[302]要想选好将帅,除了要通过战争实践来进行考察之外,还要掌握“量力而行”和“量才而用”这一标准:“量力而行则不竭,量智而谋则不困。譬之权焉,移石于钧,移钧于斤,则衡拔而权坠;又譬则工焉,使金攻石,使石攻木,则敛手而器不成。才有所不及,智有所不通也。”[303]也就是说,对于所选之人,要重点考察智谋或能力能否胜任,始终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通过“审知”,对其进行有效考察,进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就可以将各类人才放在最为合适的岗位之上。这个道理就像跑步,能行百里者则给予其百里之道,能行五六十里者则给予其五六十里之道;也像吃饭,能吃一升米的,则煮一升米,能吃一合米的,则煮一合米;也像是举重,能举百斤的,则取百斤,不能举百斤的,则给其六七十斤或四五十斤。

针对选人用人问题,唐甄提出了“三用三不用”的原则,即“用其所信,毋用所疑;用其所长,毋用所短;用其所熟,毋用所疏”[304]。唐甄主张,既然已经选出将帅并已进行任命,那就应该充分给予信任,做到“用其所信,毋用所疑”。与此同时,还要做到用人之所长,将其放在最为合适的岗位之上,放在其熟悉的工作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真正发挥他们的才能。这就是“知人者用人,自知者用于人”[305]的道理。

对于“用其所熟”,唐甄予以特别强调,视其为将帅的基本要求,也详细列举了将帅所应熟知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身在军中,百人为耳,千人为目,两敌之形皆熟知之,要塞山厄,熟知地利;面背应逆,熟知人心;远近离附,熟知援势;巧谍捷候,熟知敌隐;别道间谷,熟知奇伏;智力等类,熟知将能;信疑爱怨,熟知卒用;骑步水火,熟知技便。”[306]以上唐甄所列事项,牵涉用兵作战的方方面面,包括天时、地利、人心、敌情、战法等,可见唐甄其实强调了将帅的全面素质。如果某一方面不够熟悉,即便是未曾发生危险,也应加以警惕。在唐甄看来,将帅应对各种情况都有处置预案,提前预防,做到“危险尝之,岁月历之”[307],这才是“谋可效、功可成”[308]的贤将。

历来选将都非常重视“勇”字当先,但唐甄竭力予以反对,更加重视谋略水准与指挥才能。他指出:“兵者,自然之理,人情之常,审势好谋,可以决胜,何必猛如虎、贪如狼者乃可为大将?”[309]“猛如虎”与“贪如狼”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唐甄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为了反对以勇猛作为择将标准。他认为,勇力之士固然是军中所宝,但只能使之为偏裨,“不可使总三军为大将”[310]。在唐甄看来,选用王守仁这样富有智谋的儒者担当大将,也说明其更重视将帅的谋略水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