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始终以国家利益至上,积极开疆拓土,面对内忧外患则能积极予以处置,勇敢抵制侵略,表现出极强的领土意识和主权意识。其中尤以康熙帝和乾隆帝表现得更为突出。总体来看,清朝前期的统一方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国家统一为最高战略目标,并树立维护领土统一的坚强决心。
面对三藩之乱和台湾孤悬海外的局面,康熙皇帝始终都强调以国家统一作为最高战略目标。在平定三藩之乱的前后八年时间,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康熙从未动摇过平叛的决心。施琅收复台湾,也经过了长期的艰苦准备,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平叛战争的胜利、宝岛台湾的收复,都有效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国家陷入分裂局面。一段时间之内,沙俄侵略者趁着清政府忙于安内,大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了避免陷入多线作战,康熙首先重点考虑的是南方,但并没有对北疆坐视不管。一旦局势得到改变或有机会腾出手来,他立即便把更多精力转向北方,与沙俄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斗争。17世纪80年代发生的雅克萨之战,便是反击俄国入侵所进行的重要一战,集中体现出康熙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坚强决心。战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两国东段边界得以长期维持稳定。在谈判和战争前后,康熙皇帝表达了强硬立场,他宣布:“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罗斯。”[95]战事暂时得到平息之后,为确保领土不受侵犯,康熙帝除了制定出兵驱赶侵略者的计划,还提出了在边疆驻扎军队的具体方案,并为此后的清朝君主所继承。此后,清政府与俄国就边境问题展开长期谈判,并于雍正五年(1727)七月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勘察和划定中段边界,在此后一百多年时间相对保持稳定。
到了乾隆时代,疆域已经基本相对固定。因为与邻国存在广阔无垠的边界线,难免会产生纠纷。对此,乾隆帝同样以国家统一作为最高战略目标,表现出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乾隆始终强调:“天朝尺土俱归版籍”[96],决不允许外国势力染指中国领土。对于北方强邻俄国,乾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仅在边界驻扎大量军队,也一直注意加强对中俄边境地区的情报工作。俄国经常利用民族问题侵占中国领土,甚至动用武力侵占中国利益,乾隆对此严阵以待。对中俄边界的防范,一直远较其他边界更为严密。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下谕设立伊犁将军,谕称“伊犁为新疆都会”[97],以此加强对北边的控制。乾隆二十八年(1763),乾隆得到俄国派兵在准噶尔部游牧地区造屋树栅的情报,立即派兵予以制止。针对俄罗斯在土尔扈特部的拉拢和分化,乾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布置,同时做好了不惜一战的准备。针对新疆部分地区人烟稀少的特点,乾隆设官建置,布置屯田。这对“国家牧民本图大有裨益”[98],也可保持边境地区的基本防御作战能力,抵御强敌入侵。当时窥伺中国的还有英国等西方列强。马戛尔尼使团向清朝索求岛屿以作通商之用时,也遭到乾隆的严词回绝。
第二,加强训练并发展装备,提升军队实力。
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始终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基础。康熙深知,要想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一方面需要依靠严格的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则需要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
在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中,康熙帝已经发现八旗兵丧失了往日那种能征善战的锐气,便下力气加强八旗兵的训练,强调“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99]。康熙始终认为,“武备一道,乃国家紧要之事”[100],所以一直非常重视狠抓军事训练。康熙非常注意狠抓军官的日常管理,着力提升军官的素质。越是高级军官,对其要求越高。为此,他命令高级军官一定要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谋略之书的研习。为保证军队的整体实力,康熙非常重视发展武器装备。在明代之后,威力巨大的火器渐渐成为先进武器的代表。通过战争实践,康熙也看到了火器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所以强调“军中火器,甚属紧要”[101],要求大力发展火器。为了使得火器充分发挥作用,康熙建立了火器营,与明代的神机营类似。康熙不仅对火器研制提出了具体要求,甚至亲临铸造现场,严格把关。在得知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精通火器制造后,康熙要求其协助制造精巧和轻便的火器,使得火炮往小型化和便携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康熙相似,乾隆也强调提升军队战斗力,重视加强军事训练。为了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乾隆帝坚持将部队训练放在接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坚决杜绝和反对那些虚而不实的花样子。乾隆为促进军官切实抓好训练,将军队的训练质量与各种奖惩挂起钩来。清朝贵族一向有骑射的传统,对弘扬尚武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乾隆非常看重这一点。八旗兵在入关之后不久就开始腐化,战斗力开始严重衰退。曾国藩曾就清军战斗力的衰退总结道:“百种弊端,皆由懒生。”[102]其实懒惰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贪婪腐化则是另一重要因素。其时乾隆已经注意到八旗兵战斗力的衰退情况,因此下令加强骑射训练,并且一度将骑射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求所有满族子弟都应将骑射作为立身的根本,即便是在和平时期也不应该忘记骑射和习武。乾隆要求武职官员在平时必须骑马出行,不得乘坐轿子,担心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会对官兵的勇敢精神有所削弱。乾隆十年(1745)正月,乾隆帝专门就加强骑射问题向全国颁发谕旨,谕令直省督抚提镇等加强八旗兵的骑射训练,指出“营伍以弓马为主”[103],以此保持军队的尚武精神和战斗力。就加强骑射而言,康熙也曾予以特别强调,但乾隆的重视程度更高,还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措施和更为明确的要求。(www.xing528.com)
第三,确立相对合理的作战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
合理作战目标的制定,往往能体现出一个军事家的务实精神。就战略目标而言,康熙高度强调歼灭对手有生力量,也即所谓“尽敌为上”[104],以打歼灭战作为战略指挥原则。古往今来的战争,大多都是把消灭敌人当成是战争的目的和手段。比如《孙膑兵法》就将作战目标定在歼灭战,认为“覆军杀将”,使得敌人“虽欲生而不可得也”,才算真正掌握了“战之道”,才符合作战的基本规律。[105]在清朝前期的统一战争中,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康熙,大多强调在战争中大量消灭敌军。清朝前期统治者的统一战略不仅积极提倡主力会战、全线歼敌的作战指导思想,也将其付诸统一战争的战略指挥当中。
就战争方略而言,康熙充分注意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的结合,强调招抚行动与军事打击行动的结合。在特殊情况下,他也将“尽敌为上”作为招抚对手的基础。在康熙看来,政治招抚与武力打击始终是相辅相成。一方面,政治招抚要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另一方面,武力打击也要充分配合政治招抚展开,并且根据打击对象的不同,有变化地选择手段和方法。而且,究竟是先进行招抚,还是先进行军事打击,其中也会有所区别。无论是采用何种手法,事先都要经过周密的谋划,尽量降低己方损失。例如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对于三个藩王,康熙的态度有别。对于尚、耿两藩,主要是以拉拢和招抚为主,目的是孤立吴三桂,对其实施有效打击。在西北平叛战争中,康熙帝不相信噶尔丹会接受招抚,但也充分利用强大的政治攻势对其进行瓦解和分化,再抓住时机指挥大军发起猛烈攻击,最终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政治招抚与军事打击的过程则完全与其相反。施琅先是在澎湖列岛的决战中消灭了郑氏集团的有生力量,后期再展开积极有效的招抚行动,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以“十全武功”[106]自诩的乾隆在战争方略方面也有心得,且受孙子影响较大。乾隆主张战争应速战速决,其实是对孙子“速决战”[107]思想的继承。在指导大小金川的战争中,乾隆要求军机大臣务必速战速决——“用兵贵于神速”[108],并将战争陷入难局的原因也归诸久拖不决,也正体现出他对速决战的重视。与此同时,乾隆同样主张以积极的进攻对敌形成高压态势,以此争取战争主动权,这其实也是受到了孙子的影响。乾隆指导战争,还强调穷追、捣巢,要求清军以积极有效的进攻迅速击垮敌人,夺取战争主动权。这些方略的推出,也是乾隆长期学习古代兵学经典的结果,多能与孙子兵学暗合。当然,与其祖康熙相比,乾隆的战争方略并未见得有大的突破,甚而存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他却俨然以“十全武功”自诩,与其好大喜功的性格颇为吻合。
第四,注重“上下同欲”,充分储备战争潜力。
康熙帝不但是谋略出众的军事家,也是眼光独到的政治家,因此他能够带着政治眼光考虑军事问题。由民本思想出发,康熙非常重视民心向背,认为“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109],将民心视为比武器装备等更重要的战略要素。康熙非常赞赏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指出:“仁者无敌,此是王道……王道二字,即是极妙兵法。”[110]因此,康熙首先要建立“上下同欲”[111]的良好政治环境。为厚植战争实力,康熙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争取更广泛的民心。雍正帝虽然刻薄寡恩,但也注意关心民生,致力解决民众“无地立锥”[112]的现实苦难。通过“摊丁入亩”等措施,雍正朝减轻了百姓赋役,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乾隆即位初期,也注意关心百姓疾苦,多次下达爱抚百姓的谕旨,以“民气和乐,民心自顺,民生优裕,民质自驯”[113]为执政目标。
与此同时,为集中力量一致对外,清初统治者非常注意各民族关系的处理。他们一方面注意加强对汉族的控制,一方面也非常注意收买汉族士心民心。除了推行“以汉治汉”的驭人之术,他们也非常注意加强对蒙古和藏族的控制与笼络。这其中,蒙满的联姻制度尤其值得关注。这项制度始于努尔哈赤,从清朝立国一直推行到乾隆朝,联姻的人数和范围不断扩大。当然,此后则逐渐衰减,到了道光朝已经非常稀少。[114]这一制度的长期推行,笼络和控制了善于骑射的蒙古族,无疑可以提升国家的战争潜力,同时也可以利用这种密切的蒙满关系,对人口广大的汉族进一步加强控制。对于西藏地方政府,清初通过册封顾实汗来实现控制,施行政教分离。到了雍正六年(1728),清廷正式设立驻藏办事大臣衙门,以便进一步加强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到了乾隆朝,为协助藏族同胞抵御入侵和防止新的叛乱出现,清廷不仅在西藏增加了驻军,同时也进一步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此举不仅可以保证清政府的意志贯彻到藏族地区,同时也能进一步密切藏族与其他中原民族的交流,有效地防止分裂局面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