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贽看来,“虚实”与“奇正”之间同样存在着密切联系。他指出:“势虽神妙,总不过奇正,奇正虽变,总不出虚实。”[130]“奇正”与“虚实”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密切联系,在李贽看来是因为它们同属“兵家之势”:“夫虚实之端,奇正之术,此兵家之势,不可先传者也。”[131]秉持这一理念,李贽在讨论奇正无穷变术之后,便开始深入讨论虚实问题,对孙子兵学理论中“避实击虚”等原则进行了重点阐述。
考察“奇正”与“虚实”的内涵就不难发现,“奇正”的核心要义就是变化,“虚实”也是如此,同样强调了变化。也就是说,虚实的实现需要依靠无穷的变术来达成。为此,李贽指出:“兵无常形,未战则以实待虚,亦无常势,将战则避实击虚而已。”[132]从“无常形”和“无常势”这两种主要特征出发,李贽强调虚实的核心要义也在于求变,而且这应为所有将帅必须知晓的常识。这种虚实的变化,李贽有时称为“虚虚之术”——“虚虚之术,致人之巧,至于形声俱无矣”[133],有时则称之为“虚虚实实”——“所以虚虚实实者,亦已极矣。故虚实之端,制胜之将,司敌之命也”[134]。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无穷变化这一主要特征。
对具体的虚实之法,李贽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示形之术”调动敌人。李贽指出:“若夫敌佚而能使之劳,敌饱而能使之饥,敌安而能使之动,敌众而能使之寡,敌不必备而能使之无所不备,敌不欲战而能使之不得不战。”[135]这些手法达成的效果就是“敌虽众,可使无斗;敌虽强,可使不敢恃;敌虽近,而左右前后可使不得相救”[136]。至于最终目标则是“冲其虚”,也即找到对手的虚弱之处并展开攻击:“不欲战而能使敌必不敢战,则不但以待其虚,冲其虚而已矣。盖敌人虽实,我能虚之,而敌人之命,皆悬于吾矣。”[137]由此可见,李贽其实是依照孙子的逻辑,将“示形之术”与“虚实之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揭示虚实的具体变化之法,并指出虚实的核心是夺取战争主动权,找到对手的虚弱之处实施打击。对照孙子的《虚实篇》,我们可以看出李贽受前者影响的痕迹。孙子写作《虚实篇》,主要目标是达成“致人而不致于人”,努力争夺战场主动权。就这一写作主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就已经明确。[138]李贽与孙子的观点非常相似,认为掌握战场主动权的要诀,就在于巧妙地运用这些虚实变化之术。指挥员一定要努力找到敌方的虚弱之处,寻机发起致命一击,这才能确保克敌制胜。
历代的军事家之所以投入地研究孙子的虚实之术,是因为他们知道战胜敌人的要诀正在于此。李贽很好地把握了孙子兵学的精髓,认为虚实之术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争夺战争主动权,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战争获胜。在李贽看来,所有的“示形之术”,都是为了达成“致胜之形”。在评注《虚实篇》时,李贽指出,所有的“虚实之术”都和“致人之巧”“致胜之妙”一样,都是围绕战胜敌人这一根本目标而展开。[139]既然是将战胜敌人作为虚实的终极目标,那么只有那些能掌握“虚实之术”的将帅,才能称得上是“制胜之将”,才能说是“敌之司命”。[140] (www.xing528.com)
借助虚实之术这一论题,李贽也对《虚实篇》与《军形篇》等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它们是围绕着“战胜”这个中心目标展开。《作战篇》是研究战争物资等准备工作,《军形篇》是研究军事力量的生成,故在李贽看来,这些最多只是停留在“能为不可胜,而不能使敌之必可胜”[141]的阶段。到了《虚实篇》,因为有了力量的运用妙法,才可以做到“能为敌之必可胜也”[142]。也就是说,《作战篇》和《军形篇》,乃至《兵势篇》,都只是《虚实篇》的铺垫而已。因为有了战争实力的充分准备,才能谈得上力量的运用,才能在《虚实篇》将战胜和必胜作为追求的目标。
为了对虚实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李贽还写了《虚实说》,收录于《焚书》中。这篇专论本是论学问之道,却大量运用了兵学术语,揭示了虚实的内涵,在虚与实的关系及运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比如,就虚实的内涵,李贽认为虚实之间可以随时完成转换:“虚而实,实而虚,真虚真实,真实真虚。”[143]在李贽看来,虚和实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如果虚和实之间能够巧妙地完成互换,就可以达成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其实正是兵家的“出奇”之法。就虚实之术的运用而言,李贽认为其中要领有二:第一是要学会识别虚实,尤其是要注意那些“有似虚而其中真不虚者,有似不虚而其中乃至虚者”[144]。事实上,普通人与君子因为眼界上存在差别,对于虚实的认识也便存在着根本差别。那些“众人皆信以为至虚”,君子却“独不谓之虚”,那些“众人皆信以为实”,君子“独不谓之实”。[145]因此,区别好虚与实便成为关键。第二则是区别情况使用虚实。虚实之法并不应单一地贯穿于终始,而是要在适当时机完成虚实之间的巧妙转换,概括起来就是两种:“有始虚而终实,始实而终虚者。”[146]接下来,李贽还就“始虚而终实”和“始实而终虚”的各自运用之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揭示。他指出,所谓“始虚而终实”,就如同“人没在大海之中,所望一救援耳”[147]。在这种情况下,舵师因为心生怜悯之情而救出他。然而其人实则处于虚态,舵师只得告诫他“此去尚有大海,须还上船”等实法,其人才会径往直前,“始虚而终实”的方法就此得以施行。在这之后,李贽也对“始实而终虚”的运用方法进行揭示。他以宋代张载的讲学之道,对此进行说明。张载听说二程论《易》,便立刻将讲学之席撤掉,“遂不复坐”[148]。这其实就是“始实而终虚”,遇到力量大的对手,不得不做出调整。为学之道如此,用兵之道同样如此,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