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御将之术:优选与任命

御将之术:优选与任命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王鸣鹤看来,明军出现重大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解决“选将”与“任将”问题,一直固执地采用将官世袭制度。在王鸣鹤看来,国家并不难于“选将”,而是难于“储将”。在完成“选将”的步骤之后,就需要适时“任将”,也就是任命将帅,委派其担任各种要职。如今国家之弊端就在于“选将之路太狭”,而且“近臣举将,而限以资品,则英豪之在下位者不可得矣”[33]。在“任将”之后,要立即明确将领的职责。

御将之术:优选与任命

将帅对军队建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王鸣鹤也深知此理。他解释“将帅”的含义,认为“帅”即“率领”之意:“率其众,以身先之也。”[23]由于能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将帅的素质和能力都会对军队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王鸣鹤看来,明军出现重大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解决“选将”与“任将”问题,一直固执地采用将官世袭制度。正是这种世袭制度的存在,导致不少将帅不思进取,由此成为不学无术、目不识丁的废人,既不懂兵法和韬略,更不知权变之术。针对这种现状,王鸣鹤主张在将帅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大力气,既要革除旧弊,科学选将,将真正有用之人选拔出来,同时也要充分放权,令各级将帅真正担负起守疆卫土的职责。

对于将帅的地位和作用,王鸣鹤有一段精彩论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安危之间,难易辨焉。”[24]在《辑将帅说》中,他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在他看来,将帅始终担负着挽救天下危局的责任,这正像是丞相对于治国理政所起到的作用一样,其地位和作用始终无可替代。因此,自古以来的杰出政治家,都会对将帅予以特别重视。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将帅的地位会受到严重忽视,这就是国家承平已久,举世讳言武事之时。在这种情况下,将帅即便是身怀韩信、白起这样的才能,也都找不到用武之地。但这样一来,武备必然也会废弛,将帅地位随之下降,也必然带来深重的危机。

将帅地位既然如此重要,就不能不慎重选用。王鸣鹤考察了古代政治家通过选将来实现治军和强兵的事实,既强调应重视“选将”,也阐述了应如何选将。在他看来,选将制度在周以后逐渐成熟,经由唐、宋再迄于今朝,可谓法制大备。所以不少豪杰之士被选拔出来,保护生灵免遭涂炭,保卫江山社稷免受劫难。诸如司马穰苴这样的重要将领,也是从闾伍中选出,由此出发而能“罢燕、晋之师”;韩信也是从卒徒中选拔出来,由此而“檄三秦而定炎刘之鼎”。[25]如果选对将帅,就会对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敌我双方的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自古以来,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兵。将对军队所起到的作用,对战争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士兵所无法比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君如果不善于择将,那就相当于是将自己的国家拱手送给敌国:“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26]

对于如何选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将帅,王鸣鹤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以下四点注意事项。

首先,作为君主,一定要懂得“赤心置人腹中”[27],也就是说,要尊重人才,对所选贤将报以一片赤心。在历史上,周文武重用吕尚、汉高祖重用韩信,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作为君主,只有以赤忱之心待人,对所访贤将坦诚相待,充分尊重,充分信任,甚至是充分放权,才能让对方拼死效命。除了要有赤忱待人之心,为了求得贤将,君主还要有三顾茅庐的耐心,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打动这些贤能之将。

其次,选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才”为先,将才能突出与否作为首要考虑的选人标准。王鸣鹤指出:“古者国家虽安,必常择将。择将之道,惟审其才,不以远遗,不以贱弃,不以诈疏,不以罪废。”[28]从中可以看出,既然选将以“才”为先,就应注意回避诸如亲疏、远近、贵贱等影响选将的重要因素,不因人为因素而影响选将,甚至不要因为将帅曾犯有过错,就因噎废食,就此无视其指挥才能,从而埋没将才。王鸣鹤列举历史上众多贤将的经历,对此进行论证。比如,管仲即便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仍然被齐桓公拜相。其他如张仪、乐毅、韩信等,都有明显缺点,却都因为遇到识人之明主,所以没有影响到他们受重用。(www.xing528.com)

再次,要注意“辨将”,辨别其是否为值得提拔和重用之才。将帅是国家的腹心,三军之司命,既然如此,“可不慎于选乎?”[29]王鸣鹤主张从以下四点出发,对将帅慎重加以考察:“一曰相貌,二曰言语,三曰举动,四曰行事。”[30]从相貌和言语来考察其是否忠厚和忠诚,从举动和行事出发,考察其实际带兵能力等。抓住这几个重要方面,就可以辨别将帅的才能高下及忠诚与否。

最后,要注意在平时做好“储将”,也即有意识地储备将才。在王鸣鹤看来,国家并不难于“选将”,而是难于“储将”。原因就在于“选将在一时,而储将在平昔”[31]。“储将”是一项长期工程,所以才显出其中的难处。尤其当国家承平日久,武事废弛之时,国君更要注意“储将”,否则就会在危机忽然出现时抓瞎,因为无人可用而变得束手无策。既然这种功夫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就必须在平时建立一套扎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那些具有为将潜力之人,有意锻炼和提高其指挥作战的能力。

在完成“选将”的步骤之后,就需要适时“任将”,也就是任命将帅,委派其担任各种要职。那么,“任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王鸣鹤指出,首先必须敢于革除旧弊,严格按照标准选人用人,将那些有用将才推到重要岗位,担任重要职务。为此,他举出欧阳修劝诫宋仁宗打破“以资品选将”规则的例证,说明“革去旧弊”的重要性,强调只有“以非常之礼待人”,才能收取“非常之效”。[32]欧阳修曾对宋仁宗说,将相无种,或出于奴仆,或出于军卒,或出于盗贼。所以,要想选出真正可用之将,就必须打破常规,不要再遵循那些排资论辈的旧制度选人用人。对于名将贤将,一定要不拘一格加以任用。如今国家之弊端就在于“选将之路太狭”,而且“近臣举将,而限以资品,则英豪之在下位者不可得矣”[33]。所以欧阳修力请革除旧弊,不能以地位高低或身份贫贱来品评人物。只有广开求将之路,才能把那些真正有谋略有胆识的将才选拔出来,才能保证军队威武不可侵犯。

在“任将”之后,要立即明确将领的职责。王鸣鹤引用《武经总要·将职》的有关论述,对其加以论证。其实《武经总要·将职》对于“将帅”的论述,仍是从孙子而来。比如“将者,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再如“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都是从《孙子兵法》中引用。[34]王鸣鹤借此继续申论将帅的职责:“故将在军,必先知五事、六术、五权与夫九变、四机之说,然后可以内御士众,外料战形。”[35]接下来,王鸣鹤也对五事、六术、五权、九变及四机各自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这里的“五事”,其实就是孙子所言“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六术”则为制政令、明赏罚、处舍藏、举进退、窥敌变等。[36]“五权”为无欲将、无怠胜、无威内及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九变”则从《孙子兵法·九变篇》中来,分别为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和君命有所不受。所谓“四机”,是指“张设轻重在于一人”[37]。王鸣鹤指出,“五事、六术、五权、九变、四机者,皆良将之所要闻而兵家之所先务也。”[38]这些都是良将所必须知晓和掌握的,是所有杰出军事家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在明确了职权之后,就要充分放权。王鸣鹤认为,一旦选出“智必能谋,勇必能战,仁必能守,忠必不欺”的贤将,就应该得而用之,“然后结之以诚信,驭之以恩威,进退赏罚不从中决”。[39]也就是说,要充分授权,令其可以充分发挥才智。使将帅充分履行职责,就需要授之以权,这牵涉的是“将权”。王鸣鹤指出:“夫为三军之司命者曰将,以眇然之躬而系民社之安危者曰将,不夺于爵赏刑威而毅然以摅忠报国为志者曰将,有是将而不稍假之以权则将轻。将轻而令不伸,令不伸而三军不肃,三军不肃而边陲日以多事,积弱之势其渐渍然也。故将始于择终于任,不择而遽任之,是犹责千里于款段也,过也。既择矣而不终任之,是犹絷骐骥之足而责千里也,亦过也。”[40]从中可以看出,王鸣鹤强调将领应有明确职责,令其可以安心统率军队,充分保证其履行保国安民等要务。他还进一步以良马为喻,指出了放权的必要性。要想让马儿跑得快,就一定不可束缚其手脚,而是充分释放缰绳,令其可以自由驰骋。同样的道理,对于贤能之将也不能横加干涉,而应给予其指挥军队的权力,充分发挥其指挥作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