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子兵法》一样,《投笔肤谈》也高度重视“势”的作用。《孙子兵法》中有《势篇》专门论“势”,《投笔肤谈》也特设《军势》对“势”加以讨论。何守法认为,由“军势”可以观强弱:“军之势,亦观于强弱而已。”[282]一旦知道双方实力上存在强弱之分,便可以由此推知战争的胜败。
“军势”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气势”一词,说明“气”与“势”密切相关,“势力”一词则说明“势”与“力”紧密相连。要想战场上得势,除了鼓舞士气之外,更多的还是仰仗军事实力。除此之外,将帅的领导和指挥也对军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投笔肤谈》认为,影响军势的诸多因素中,“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何守法以人的身体为喻,具体说明这个问题:“且三军之势,如人一身。大将,心也。士众,四体百骸也。军需辎重,饮食也。教练纪律,体悉赏罚,所以培植元气、振励精神也。是三军之势,莫重于将,选将之道,不可不慎也。”[283]由此可见,何守法将决定“军势”的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大将”“士众”“军需辎重”“教练纪律”。这四个因素基本都与治军紧密相连,所以作者虽是在论军势,但也是在论治军。
对人体而言,心脏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投笔肤谈》认为,“大将”对于“军势”所起到的作用,正如心脏。所以,要想形成良好的军势,就一定要首先重视“大将”。在何守法看来,“将”分儒将、武将和大将三种,而且作用各有不同。儒将担负着决胜庙堂的责任,更多是运筹帷幄;武将需要折冲千里,战必胜,攻必取;大将需要深明天地、兼资文武,具备多方面才能。可见,这三种“将”都身负重任,不是偏裨之将可比:“凡此三者,国之柱石,民之司命。”[284]既然将帅的地位如此重要,就需要在“选将”“用将”上慎之又慎:“圣王之选将也,必择是材而用之。”[285]一旦找到合适的人选,就应给予充分信任并充分放权,不能听信谗言,也不能过度加以约束。何守法总结道:“苟得其人,授之专阃,不中制,不外监,不分权,不信谗。”[286]在他看来,养兵需要依靠君主,治兵则需要将帅。只有信任将帅,才能保证人尽其才。
在讨论将帅的选拔和使用之后,何守法接着探讨治军问题。他指出,士兵固然需要拥有“甲胄之坚”和“器械之利”,更需要“手足之便”和“行阵之闲”。也就是说,要注意加强士兵的军事训练工作。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士卒上下一心的团结精神:“上不爱下,下不亲上,厚赏之不激,而苛罚之不畏,是犹心乱而肢痿也。”[287]一支军队如果做到训练有素,而且保持同仇敌忾的旺盛斗志,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壮我之势”,不用担心其缺乏战斗力。何守法不仅认为治军有法,而且认为“其道可数”:“足其刍粮,备其铠器,习其击刺,熟其进止,明其分数,谙其旗技,正其体统,严其号令。未已也,又恤其饥寒,忧其疾苦,别其功过,公其赏罚,均其劳佚,释其疑贰。则三军之势不伤,而日渐强实矣。”[288]在何守法看来,治兵有道,将帅首先需要备足粮草和兵器,教会士卒刺击之术,熟悉旗鼓号令和进退之道,同时也要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还要公平赏罚,均其劳佚。总之,要做到教戒为先,才能保证三军之势日渐强大。
何守法固然主张关爱士卒,但也强调掌握分寸,不能越过“度”,更不能培养士卒的骄气,这就是“兵不可使骄,骄则难制;不可使玩,玩则难用”[289]的道理。善于治军的将帅,一定要在带头做好表率作用的同时,正确使用奖惩之法:“抚之以仁而非姑息也,断之以刑而非残忍也,励之以义而不赏自劝也,教之以礼而不怒自威也。”[290]总之,军势要靠平时培养,求得贤将是前提,将帅懂得治军之道是关键。只有获得“如山之重、如火之烈、如雷霆之迅速、如江汉之不竭”[291]的军势,才能“壮我之势”,保证军队具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当然,战争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只是战争获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实力占优的一方,并不能确保战争中必然获胜。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以弱胜强的战例,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把握不住战争的发起时机、决战时机的话,军势占优的一方也有可能在战争中落败。《投笔肤谈》将这种时机称为“兵机”。在作者看来,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各种意外情况随时都会发生:“主客无常态,战守无常形,分合无常制,进退无常度,动静无常期,伸缩无常势。”[292]我方既然会有无穷变化,敌方也会使尽各种诡诈之术,这便更需要在战争中掌握稍纵即逝的“兵机”。(www.xing528.com)
因为双方都有无穷变化,所以不能拘泥于奇正之变。作者指出:“故以奇为奇,以正为正者,胶柱调瑟之士也。以奇为正,以正为奇者,临书模画之徒也。我奇而示敌以正,我正而示敌以奇者,知胜者也。我奇而敌不知其为奇,我正而敌不知其为正者,知胜之胜者也。凡兵之所交,阵之所向,胜负决于斯须,存亡辨于顷刻者,无非奇正形之也。”[293]在作者看来,如果不懂这种奇正之用而胶柱鼓瑟,不善变化,就有可能在战争中落入被动局面。一旦敌我交锋,军阵相对,双方都需要在战争中决出胜负,能不能巧行奇正,能不能辨别对方的奇正之法,都显得至为关键。
既然敌方对我方示以诡诈之术,我方也要善于使用各种诡道制敌:“善制敌者,愚之使敌信之,诳之使敌疑之。”[294]何守法也就此总结了若干具体而高明的策略,比如故意让对方骄傲自大,充分暴露敌军所短,想方设法干扰对方的指挥号令,示以虚假的军情,等等。总之,一定要通过多变的诈术,努力使敌方指挥陷入混乱,通过虚实变化来干扰敌军,打乱对方的部署,这才可以找到取胜之机。一旦对方露出虚弱之形,就需要果断发起进攻。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被对方欺骗:“敌之虚,我乘之;我之虚,敌不可得而乘也。”[295]这种“虚实之机”,也即“兵机”,非常玄妙,神鬼莫测,只有掌握了才能挫败敌军:“虚实之机,变生于敌,渊微之妙,鬼神莫知,然后能狃敌而成功。”[296]
何守法非常重视将帅这种“转移虚实”的能力,并将这种“转移虚实”与掌握“兵机”的能力联系起来。一旦掌握这些能力,便已经达到用兵之妙境。对于这种妙境,何守法也进行了描述:“天时不能为之挠,地形不能为之阻,惟能因机而制变,择利以行权,则电雾风雪为之资,险易广狭为之用。”[297]虽说是妙境,实现难度较大,但并非无法达成。何守法认为,将帅如果真能尽人事,仍然可以把握这种机会,达到这一妙境。
在何守法看来,将帅一旦掌握了“兵机”,就可以确保“知形”,进而可以实现“因形以措胜”:“故知战之形非难,而能知所以战之形为难。能知所以战之形,则能因形以措胜。”[298]“因形以措胜”一句其实是从《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化出[299],从中也可见何守法对孙子的尊崇。当然,何守法学习孙子、引用孙子,却不拘泥。其论“形势”,先有“形”和“势”的铺垫,这从《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篇次就可看出。何守法显然没有按照孙子的这一逻辑展开,而是另外编排了从“军势”到“虚实”再到“战形”的顺序。这一点也可以从《投笔肤谈》的篇次安排中看出。何守法指出,战争中有“必胜之形”,而且可以归纳总结为五种:“得天之时者胜,得地之利者胜,得敌之情者胜,得士之心者胜,得事之机者胜。”[300]这五种“必胜之形”从表面上看,似从孙子“知胜之道”化出,但也有不同之处。[301]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何守法认为这“必胜之形”既可并列,也可在不同程度上叠加。他一方面认为“五者之中,若有其一,敌无人焉”,另一方面更认为“得其五,天下无敌”。[302]
总之,作为将帅,必须学会掌握“战形”,这是将帅的基本素质之一。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力争“必胜之形”,另一方面则是使得己方保持“无败之形”。何守法指出,所谓“制胜之术”与此密不可分:“敌饱我饥,则掠不容缓;敌众我寡,则险不容失;敌强我弱,则谋不可以不急;敌攻我守,则备不可以不周;敌佚我劳,则锐不可以不蓄;敌动我静,则变不可以不图。此不惟知胜之形,而且知制胜之术者也。”[303]对于审察双方虚实和胜败之形的方法,何守法也进行了总结,简单说来就是“以我量敌,以敌量我”[304],也就是说,将帅必须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对手的欺骗之术误导。一旦敌方出现败形,也可以把握战机,从而对敌发起致命一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