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的本义是秤锤,用来称物体之轻重。在称重过程中,秤锤需要往来取中,所以人们用秤锤的往来表示变化之意,也称为权变。在战争中,敌情我情、敌势我势,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指挥员必须通达权变,切不可胶弦袭辙。何守法指出,“凡兵出于国,民和于野,固当以必死为节,必克为志,尤先于达权”[264],特别强调了将帅知权变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权变”是孙子设计诡诈之法的关键内容,也是其奇兵制胜的主要内容。孙子围绕着诡诈之术,研究建立起一整套“分合为变”的战法。“变”是实现孙子诡诈之术,获取战争胜利的直接手段。正是由于善于运用变术,孙子兵学才显得气象万千。何守法也强调“权变”之术,不仅强调“居常虑变”[265],还总结了“虑变十八法”,具体为:“屯营者,务持重;临敌者,贵合谋;接战者,先示形;纳降者,须防伪;袭人者,顾本营;伏兵者,视地利;攻众者,解其心;陷坚者,孤其势;远征者,警其赴救;追奔者,防其分兵;突进者,矢石在前;无粮者,乘饱以战;卒遇敌者,不可妄动;见异物者,不可辄发;过险阻者,不可不速;遣间谍者,不可不密。凡此,皆宜达之以权也。”[266]上述十八法,都需要己方指挥员慎重对待,只有做到通达权变才能有效地免除己方之危害,并获取万全之胜机。
在论述了“虑变十八法”之后,何守法再次强调了“自保”:“故知兵者,必先自备其不虞,然后能乘人之不备。”[267]在他看来,想要打败敌人,首先必须做到自保,然后才能抓住有利时机,乘人不备发起攻击。对敌发起进攻,何守法称之为“乘人”。他不仅强调“兵贵乘人,不贵人所乘”[268],还对“乘人”之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总共为十条:“乘疑可间,乘劳可攻,乘饥可困,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乱可取,乘其未至可挠,乘其未发可制,乘其既胜可劫,乘其既胜可退。”[269]众所周知,孙子在《九变篇》中专门讨论用兵变法。“九”是“极言其多”,“九变”则是强调变化很多。在孙子看来,指挥员要想赢得战争胜利,就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70]。《投笔肤谈》接连总结“权变十八法”和“乘人十术”,也试图对战争中的变法进行总结,可谓洋洋大观,气象万千。
除此之外,何守法还提醒人们千万不可被荒诞之事所误。他总结出的荒诞之事总共有四点,可简称为“四不”,具体为:“不可听淫言,不可信谶纬,不可拘风占,不可惑物异。”[271]在提出“四不”之外,何守法还提出了四个注意事项,可简称为“四要”,具体内容有:“识众寡之用,明刚柔之宜,达进退之机,知顺逆之势。”[272]何守法认为,将帅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做到通达权变,不仅可以实现自保,而且还能“乘人”,获得击败敌军的机会。此外,作为指挥员,还要注意“不可怒”和“不可侮”:“怒强敌者殆,侮弱敌者悔。”[273]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危险局面,也是因为指挥员没有做到上述“四要”和“四不”。由于缺少“本谋”和“家计”,没有充分做到“备己”,也缺乏“虑变”之谋,所以更谈不上通达和权变。在何守法看来,善于权变之人,既能做到“敌能者备之,不能者扰之”[274],见其可攻,才会发起进攻,也善于通过“委敌以货而胜之”,善于使用诱敌之计;同时也非常善于使用权宜之计来激发士卒的斗志,比如:“谓我无可生者,激吾众也。谓敌不足畏者,安吾民也。布疑言于人耳者,使人感也。置赤心于人腹者,使人信也。”[275]更为高明的是,“可使敌兵知吾之仁,而不可使吾兵知敌之仁;可使吾兵知敌之暴,而不可使敌兵知吾之暴”[276],也就是说让对方的士卒都感觉我方的仁义,唾弃敌将的残暴。总之,善于权变的将领,善于使用种种手段,最大程度地争取人心,既能有效瓦解敌军,也可坚定己方斗志,可以就此扭转战局,使其朝着更加有利于己的方向转换。(www.xing528.com)
战争的基本表现形态就是攻守,攻守必须保持平衡,这才能既保证“自保”,也达成“乘人”。这就是《投笔肤谈》所说的“持衡”。何守法在继《达权》之后,又写出《持衡》,专门讨论战争中的攻守平衡问题。
何守法首先指出,攻与守本来就是各有利弊:“凡以守待敌者佚,以攻待敌者劳,劳佚之相乘,而利归于守也。攻则力合而难敌,守则势分而难救,分合之相乘,而利归于攻也。”[277]因此,对于攻和守需要辩证看待,在一攻一守之间,胜负之机也随之而摇摆不定。如果面对坚固的城池,固执地发起攻击,置士卒的生死于不顾,那就必然会饱尝强攻之灾。反之,如果守兵不足以保卫城池,粮草也不足以供应守城将卒,而且救援迟迟不到,也会品尝固守之灾。所以,聪明的将帅一定要学会保持攻守平衡,这才是“违其灾而乘其利”[278]。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各种进攻之法和防守之法。在《投笔肤谈》中,何守法重点对防守之法进行了总结:“是故善攻者,噪以动之;善守者,静以待之。善攻者,屡出扰之而使乱,多方误之而使虚;善守者,主气蓄之而使锐,客气尽之而使衰。善攻者,破其所恃则势孤,执其所爱则计失,解其腹心则体溃,告以兵威则胆裂,示以俘囚则气夺。俟其既困,然后举兵以从之,而敌之城可拔也。善守者,塞其险阻以遏之,清其原野以待之,绝其粮道以饥之,劫其营垒以挠之,捣其巢穴以牵之。伺其既归,然后出以袭之,而敌之帅可擒也。”[279]在作者眼中,高明的防守之术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以静制动,静待对方锐气消失;比如出兵骚扰,使得对手乱了方寸;比如设置障碍,给对手增加进攻难度;比如切断敌方粮草,令其无以为继……与之相应,进攻之术理应也有很多种,但何守法并未进行更为详尽的总结。由前所述,作者明显地更偏于“自保”,更重视“家计”。可知《投笔肤谈》是偏爱防守的兵法。对比《孙子兵法》,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在《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众多兵学范畴中,“攻守”显得非常突出。孙子围绕“攻守之道”留下不少精彩笔墨,但二者之间的地位并不十分相称。相比较防守,孙子似乎更偏爱于进攻。十三篇中,有以“谋攻”为主题的专篇,却没有以“谋守”为主题的专篇,也可侧面说明这个问题。在孙子看来,无论是多么出色的防守,也一定会存在漏洞,总会露出一些破绽。因此,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所以,强调“自保”和“家计”,更重视防守的《投笔肤谈》,也可说是对孙子兵学思想实现了一种补充。
《投笔肤谈》总结了各种防守之法,无论防守之术如何变化,仍须保持必要的平衡。而且,在作者眼中,最为高明之法是“攻者攻其心,守者守其气”[280]。所谓“攻心”,正如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必须想方设法使得对手心悦诚服,从内心深处真正折服,这才能收获最终的胜利。所谓“守气”,就像春秋末期赵氏坚守晋阳那样,必须确保军民团结一心,无惧无畏并抗争到底,才能最终打败强敌。何守法强调士气的重要作用,指出:“善守者,主气蓄之而使锐,客气尽之而使衰。”[281]士气对于战争本来就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何况敌我之间还存在着一盛一衰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