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经略》非常重视对士卒的管理。在《军刑》《军赏》等篇中,作者大量引用古代治军案例和《孙子兵法》等兵学经典,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治军理论。
作者认为,要想使得军中上下亲近团结,必须懂得“拊揗之道”,也就是说,要推行一些安抚人心之举。他非常推崇《孙子兵法·地形篇》的“善卒”思想,引用“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一语,对此加以论述。相比孙子,《草庐经略》的“拊揗之道”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饥寒困乏,如以身尝;疾病医药,亲临诊视。解衣推食,哀死问孤;殡殁吮伤,恩逾骨肉;言语频烦,谆勤教诲;财必与共,甘苦与分。卒虽最下,得以情通。三军未食,将不先炊;三军未次,将不先幕,军井未成,将不先饮。亲裹赢粮,与分劳窘。以父母之心,行将帅之事,则三军欣从,万众咸悦。”[157]中国古代有不少名将,都以善于“拊揗之道”而著称。作者列举了司马穰苴、吴起、岳飞等,进一步说明“拊揗”的重要性。司马穰苴在与燕、晋之师交战的过程中,对军队所需饮食、医药等,经常亲自品尝之后才放心。粮食也从不多占,始终与士卒平分,所以士卒非常感动,战场上都奋勇争先。吴起为将,经常与最下等的士卒同衣食,共劳苦。士兵中有因病而生疽者,吴起亲自为其吸吮,士卒因此而战不旋踵,奋勇杀敌。岳飞在遇到战士生病时,亲自为其调药,也会解下自己的衣服装殓死者,岳家军因此而有旺盛的战斗力,每个人都舍生忘死。作者在列举这些案例的同时,也指出这种非常之恩“势难遍施”,但也会因为“爱及一人”而实现劝勉三军的效果,因而使士卒与将帅生死共命。[158]
当然,“拊揗之道”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把握好度,《草庐经略》对此也有提醒。比如,一旦“拊揗”已久,士卒已经亲附,就应当及时收敛,否则就会带来“威刑不肃”等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过分使用恩宠,就会导致兵骄将纵,士卒容易犯上,各级将领也会失去等级观念,甚至会导致战阵之间指挥失控,出现未战而先退的局面:“鼓之不进,令之不止,譬之骄子,不可用也。”[159]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就需要重视军纪的养成,必要时还需通过杀人来整肃军纪:“苟在所统,犯法有刑,即位已崇高,亲如子弟,断不可宥。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160]作者指出,“欲节制则不得不立法,欲立法则不得不行诛”[161],充分强调立法的重要性。
实施惩罚同样也须讲究方式方法,尤其是要注意把握好时机。法律规定的条文都已经非常完备,宣传教育也已到位,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却仍有冒险试法之徒,那就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惩。而且,越是临近大战,越要使用峻刑,这才能达到激励士气的效果。在作者看来,三军上下如果对己方将帅心存敬畏之心,就会在战场上舍命欺侮敌军,反之则会因为畏惧敌军而欺侮己方将帅,这就是“为所畏者胜,为所侮者败”[162]的道理。所以作者主张,尤其要对那些临阵退缩之徒进行严惩,无论贵贱都必须斩首。自古以来的战争,都是依靠士卒拼死作战才能取得胜利。如果认识到退却是一条必死之路,就只能拼死向前。而且,将帅要想使用严酷的军刑,必须是在“恩爱既施,人心固结”[163]之后。如果平时不知使用恩宠之法,不懂“拊揗之道”,一旦看到有士卒犯罪,就滥加刑戮,不仅起不到整肃军纪的作用,反而会激变。在作者看来,历史上那些善于使用严刑之将,都能保证三军不忍生出反叛之心,而且也不是以好杀来立威,更不是滥施淫威。此外,一旦施行惩罚,就必须及时果断。如果因为犹豫和疑惧而逾期实施惩罚,也会造成军心生乱,同样是自取败道。作者主张为将者应秉持“小犯则宥,大犯则诛;无心之犯则宥,有心之犯则诛”的原则,必须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才能达到“用法虽严,军中咸服”的效果。[164](www.xing528.com)
在主张不失时机地对违纪分子予以严惩的同时,《草庐经略》也将奖赏作为治军的必备手段。在历史上,奖惩结合也一直是治军的基本路数。孙子论治军,主张“令文齐武”[165],力求多种手段结合。韩非子治国,也将刑、德推为二柄[166],同样非常注意赏罚的结合。
作者非常认同“诛大为威,赏小为惠”[167]的治军原则,认为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在实施惩罚之时,需要先将那些罪行严重的害群之马揪出,才能起到威慑作用和警示作用。如果对那些立下微末之功的进行奖赏,就更能激励三军将士义无反顾地拼命向前。这就是奖励的“贵小”原则。当然,实施奖励不只是“贵小”,还要贵“速”,所谓“赏不逾时”。不只是“贵小”和“贵速”,还要“贵溢”“贵公”“贵信”“贵不滥”。这些内容全部加在一起,就是《草庐经略》所提倡的“六贵”原则,具体描述如下:“故不独贵小而贵速,迟则为屯膏,而人怀观望;不独贵速而贵溢,溢则出望外,而人咸激劝;不独贵溢而贵公,公则如天地,而人咸倾服;不独贵公而贵信,信则不负人,而人思尽力……然而尤贵不滥,滥则得者不以为荣,贪者辄图侥幸。有限之财源,既不胜其漏卮;膏泽之难遍,且将令其觖望。”[168]以上所述“六贵”原则,既可以视为并列关系,也可视为逐层叠加的关系。也就是说,“贵不滥”是最为重要的原则,更应给予强调。孙子指出“数赏者,窘也”[169]。如果将帅滥赏士卒,便说明其已经黔驴技穷,处境困难。《草庐经略》则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滥赏的结果:不仅会使得那些得到奖赏之人不以为荣,也会就此勾起那些贪婪之徒的侥幸心理。一旦让这些人得逞,那就必然会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当分配。
在奖惩之外,号令也为治军所必备。《草庐经略》指出:“大将有号令,是三军之所栗而奉者也。”[170]号令既已具备,执行号令就必须严格,否则仍然没有办法对将士起到约束作用。作者对执行号令的理想境界进行了形容:“是令之出也,必明如日月,凛若雷霆,迅若风行。”[171]也就是说,号令一经发出,就没有收回的可能,必须做到雷厉风行,才能收取实效。如果在发出号令时犹豫不决,那就只能是庸将:“庸将之令,或中格而不行,或朝更而夕改,或违令而不诛。此虽三令五申,只取烦渎耳!”[1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