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赶走蒙古统治者之后,并没有继续效仿元朝四处征伐、不停扩张疆域的做法,而是选择在有限范围之内扩张王朝疆域。除了对故元残余势力继续进行追剿之外,对于其他周边小国,明太祖更能接受的方式是称臣入贡,友好相处。在“不征”的基本国策之下,明朝与各国和平交往。这种保守的观念多少会对朱元璋有关北疆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在北元面前,朱元璋缺少决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甚至在战略机遇到来时,没有指挥大军继续扩大战果,从而给了对手喘息之机。终明之世,蒙古一直可以不间断地对元朝北疆造成影响,并最终协助后金吞并明王朝。对于元朝所留下的广袤领土,朱元璋并没有强烈的占有欲望,甚至将大片领土拱手让出,故此朱元璋放弃了征伐四方的武装力量,总体战略趋于保守。如果在建国之初,朱元璋趁着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之时,给予对手最为彻底的打击,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接下来,朱元璋急于铲除功臣,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遭到清洗,明廷对蒙古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弱。
当初朱元璋将朱棣封为燕王,希望依仗他的力量镇守北疆。没想到在朱允炆继承大位之后,手中握有重兵的朱棣便以“靖难”为名举兵南下,夺取皇位。朱允炆也以诸叔父拥兵自重为威胁,于是推出削藩计划。这正好给了朱棣起兵对抗的理由,他与建文帝的皇位争夺战就此展开。为避开间谍的侦察,在手下谋士道衍的建议下,朱棣一直秘密备战,打造兵器的工厂也建在地下,地上则大量饲养鹅鸭“乱其声”[146]。到了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自号其军为“靖难之师”[147],正式向他的侄子宣战。没用多少时间,朱棣便拥有了大量精兵。建文帝先后派出耿炳文和李景隆率兵征讨,但都被朱棣击退。燕王朱棣在起兵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此后很长时间与朝廷军队形成了拉锯战,持续三年之久。在这期间,燕王“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148],却仅仅占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且屡屡处于险境。这种胶着的战局令朱棣非常着急,一直苦思对策。没想到就在此时,远在京师的间谍帮助朱棣打开了局面。一位被黜宦官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京师空虚可取。”[149]朱棣立即破釜沉舟,全力攻打京师。建文三年十二月(约在1402年1月),燕王朱棣率领主力远袭京师,仅留少部分军队在其他各处发动佯攻。等到建文帝发现长江对岸驻扎大批军队之时,已经来不及组织抵抗。六月,朱棣从瓜洲渡江,将应天团团围困。守城的谷王朱橞、李景隆见大势已去,只得打开城门投降,朱棣终于如愿坐上皇位。
通观“靖难之役”的总体进程,朱允炆的优柔寡断与朱棣的坚韧果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允炆放弃了郭任“先本后末”的建议,在选择讨伐对象时,没有利用兵力上的优势果断对燕王朱棣发动致命打击,而是“北讨周,南讨湘”[150],这种策略不免会打草惊蛇,让朱棣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以致最终酿成“以天下制一隅”[151]的败局。
对比之下,我们更能明显看出朱棣的军事指挥才能。首先,朱棣能够经常做到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此举可以极大地提振士气,尤其是在己方实力不如对方时,更能充分地激发士卒的作战潜能,进而扭转被动局面。其次,朱棣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并能虚心接受道衍等人的建议与筹划,真正做到了孙子所说的“先知”。[152]由于僧人道衍等人出色的组织和情报工作,朱棣能够完全掌握朱允炆的战略动向和虚实情况,从而在夺取皇位的战争中始终占据主动局面。在南下进攻应天的过程中,正是极具价值的情报帮助朱棣下定作战决心,找准进攻方向。再次,朱棣非常善于使用欺骗之术,孙子所提倡的那种“形人之术”[153],被朱棣充分发挥,很好地隐藏了己方的战略意图。比如,通过佯装生病等手段,朱棣成功地迷惑了对手,使得建文帝丧失应有的警惕,采取应对措施时总是慢了一拍,最终走上失败的道路。最后,朱棣善于机动应变,从不墨守成规。一旦捕捉到有利战机,他便能果断出击。在得知南京守备空虚之后,他及时放弃原定作战计划,改变进军路线和方向,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这一战法,与孙子的“避实而击虚”[154]不无暗合之处。
朱棣成为永乐皇帝之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他对政治体制和军事组织大力进行改组。对于锦衣卫,朱棣重新给予高度重视,并就此培养出纪纲这样的佞臣。在锦衣卫之外,朱棣又另设东厂,标志着明代对内侦察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务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虽说他担任藩王期间痛恨朱允炆的削藩,但当他即皇帝位后,便立即致力于削藩。他不仅将塞王迁往内地,加强控制,还大量削减其护卫军。有的是三卫尽削,有的是只留一卫,有的则只留有几十人的“备使令”。[155]他不仅严令禁止诸王节制武臣,还明令藩王“不许擅役一军一民及敛一钱一物”[156]。当初,朱棣正是成功地利用这些权力建设军队,对抗朝廷。在夺取大位之后,他不得不对亲王采取必要的打压措施,效仿建文帝削藩。当然,与建文帝相比,朱棣的削藩手段更加高明,而且也确实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明初藩王权力过大的局面。(www.xing528.com)
为了进一步稳固政权,他还下令将北京改造成大明王朝的新都,对北京城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就此对政治、军事等各项制度进行大幅度调整。围绕北京,在北方建立起新的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
建设新都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会给国家财政和黎民百姓增加沉重负担。北京城作为元朝旧都,在经历数次战火之后,只剩下部分完整的城墙和宫殿,大部分需要重建,而且城市的总体格局必须做出较大改动,难免大兴土木。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运输线的建设。由于北京粮食无法自给,大部分粮食补给需要依靠从东南各省远道运来,朱棣只得大规模建设海陆运输队。《明史》中记载:“永乐元年,平江伯陈瑄督海运粮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辽东。二年,以海运但抵直沽,别用小船转运至京,命于天津置露囤千四百所,以广储蓄。四年定海陆兼运。”[157]随着政权机构大量迁往北京,南京及其他各地官署的权力难免受到影响,地位明显下降,物资分配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朱棣眼中,迁都北京意义深远,一旦决心已定,就必须坚决执行,不可逆转。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分析政治和军事形势,也对南京作为都城表示过不满,认为它距离边境太远,无法对北疆尤其是蒙古形成足够的威慑力,所以一度产生迁都北方的念头。既然如此,朱棣定都北京便可视为完成父皇遗愿,可以由此让那些反对者闭嘴。通过迁都,他可以对已经营多年的大本营继续进行巩固,也可对保护北边和征讨蒙古起到积极作用。在迁都之后,明代长期实行“两京制”:“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158]南京作为另外一个行政中心得到保留,但地位已远不如前。南京各部通常只留一些有职无权的侍郎充任。
对于军事体制,朱棣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原驻扎在南京的卫军纷纷调往北方:“命兵部以孝陵、济川、广洋、水军、左右、江阴、横海、天策、英武、飞熊、广武、应天等卫留守南京,神策、镇南、饶骑、沈阳、虎贲、豹韬、龙骧、鹰扬、兴武、龙虎、武德、和阳、潘(沈)阳右等卫调守北京。”[159]他同时将自己的嫡系部队提升为亲军,使得拱卫京师的军事力量得到极大加强,驻扎北京的京卫就此成为规模最大和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通过削藩,朱棣果断取消了藩王的护卫部队,洪武时期各亲王所拥有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大部分被逐渐剥夺。由于蒙古是头号大敌,朱棣不能不大大加强北方的防御建设,重点建设长城沿线军事重镇,对蒙古始终保持高度戒备。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朱棣在京师设营,士兵定期轮换,在京营中完成操练和训练,再去边境服役。据《明史》,朱棣不仅增设京卫,还建立三大营,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所谓五军营,分步骑军为中军,加上左、右掖和左、右哨,亦统称为五军。所谓三千营,由三千“边外降丁”[160]组成,所选都为蒙古骑兵精锐。所谓神机营,主要掌管和操演火器,并随驾护卫马队官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