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兵学的总体特点与评价

明清时期兵学的总体特点与评价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一度迎来我国传统兵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也一度因为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被迫迈向终结和转型。明清时期的兵书,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特征。明清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军事体制日益得到巩固。明清兵学也不免受到《孙子兵法》的深刻影响。

明清时期兵学的总体特点与评价

明清时期一度迎来我国传统兵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也一度因为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被迫迈向终结和转型。仅就兵书而言,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层次多样,是其时兵学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的明证。特殊的内外部环境,特殊的历史际遇,都使得明清兵学留下曲折多姿的发展轨迹。

第一,明清兵学进一步由“重道”转向“重术”,或由“重道”转向“重器”。在明清时期,兵学研究仅从内容来看,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务实、更加丰富,这些变化正是这种转变的结果。从总体上打量,中国古典兵学的发展和其他学术史有类似之处,也是走在往前发展的道路上。比如,就兵学思想和总体原则等来说,基本没有跳出先秦兵学的藩篱,甚至是《孙子》的藩篱。但在“术”的层面,即具体的战术设计上,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唐宋时期的兵学研究就已经开始体现出这一趋势,比如《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问世,“显示出古典兵学的重点正开始由战略的层次向战役战术的层次转移”[10]。明清时期的兵书,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特征。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体现得尤为明显。为寻求战术的变化,戚继光借鉴前人阵法,研究设计出“鸳鸯阵法”,同时他还就练兵和治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皇权统治的需要,军队统御也成为突出问题。一再强调的所谓“练心”,不只是要求士卒上下具有胆气,也高度强调服从意识。随着明清时期以火器为中心的兵器的升级,军事家们更强调兵器的使用与保管,尤其是对火器的运用之法等有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探讨,也就此推动了新战法的诞生。《火龙神器阵法》《火攻挈要》等对火器的使用方法等总结得更为深入,既体现出了“重术”的一面,也体现出了“重器”的一面。

第二,文人论兵的模式得到延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人论兵”是宋代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11]很显然,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晚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王守仁、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著名学者,都对兵学深有研究,并留下了不俗的论兵之作。《投笔肤谈》《登坛必究》《兵经》等著名兵书,也大多出自文人之手。到了清代初期,顾祖禹等一大批学者,都对军事地理学或沿革地理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总之,在明清时期,文人论兵模式的延续,增加了兵学研究群体的丰富性,并推动着传统兵学研究向前发展,也就此进一步推动了兵儒合流。众所周知,文人论兵属于私家兵学,并为政府所禁止。因此,只有等到王朝走向没落,政府对兵学研究和兵书写作的种种管控有所放松之后,兵学研究才能摆脱各种烦琐的束缚,获得迈步向前的机会。古典兵学在明朝末期之所以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文人的积极参与不无关系,此后的衰落也与文人群体受到打压有关。明清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军事体制日益得到巩固。[12]在这种政治统治相对稳定的时期,统治者持续推行专制统治,甚至大力推行高压的统治政策,兵学寻求发展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第三,古典兵学日益表现出发展停滞的趋势。当兵学研究更多仰仗于私家著述和文人群体时,其实也等于宣告着其正在走向停滞。同样是文人论兵,但明代末期和宋代是两种情形。宋代兵学的复兴,多少是因为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提倡,明代末期则更多是出自文人学者的自觉,出于他们的家国情怀。但种种研究都是螳臂当车,无法阻止清兵入关之后,这类研究便难以为继,戛然而止。所以,考察兵学发展史,明代中晚期出现若干具有创见的兵书,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现象。还应看到的是,明清时期,传统兵学固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数量不菲的论兵之作,更多属于平庸之作。这其实是古典兵学思想在专制政治之下必然出现的守成趋势,也可以说是宋代延续的兵经模式之下必然呈现的僵化之态。在专制和集权的政治模式之下,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利益的私心,只会允许兵学研究在官方主导的狭窄范围之内进行,这便很难迎来兵学研究的真正繁荣。中国古典兵学由此而走向停滞,固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与当时的统治者的心胸和治术等密切相关。

第四,“言必称孙子”的现象依然存在,说明《孙子兵法》对明清兵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茅元仪在《武备志·兵诀评》中对《孙子兵法》有句著名的评价:“先秦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句话本是用作评价先秦兵学,但不少人都喜欢用它来评价中国古典兵学。其实,考察中国古典兵学发展史,茅元仪此语也堪称允当,因为孙子的影响确实无处不在。明清兵学也不免受到《孙子兵法》的深刻影响。著名思想家如王守仁、李贽等人,都曾深入研习这部兵典。在撰述兵书时,明清学者大量引用《孙子兵法》一书中的观点,并借助于孙子建立的“虚实”等兵学范畴。《投笔肤谈》不仅模仿《孙子兵法》,写成十三篇的体制,思想内容上也有大量蹈袭。顾祖禹精研军事地理,却对《孙子兵法》非常推崇,称“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13]。至于朱逢甲撰写《间书》,几乎成为《孙子兵法·用间篇》的另类注释。兵学研究者“言必称孙子”,不得不依靠两千多年前诞生的兵典寻找些许慰藉,多少折射出明清兵学的尴尬,从中也可看出传统兵学发展的停滞。

【注释】

[1]黄朴民、白立超、熊剑平:《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中华书局,2017年,第1页。由于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相对完整,大大小小的战争都详细登记在册,也会给人以“古代中国人极其好战”的印象。参见[美]迈克尔·怀特著,卢欣渝译:《战争的果实:军事冲突如何加速科技创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82页。

[2]黄朴民、魏鸿、熊剑平:《中国兵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6页。

[3]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4]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委会整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类》,海南出版社,1999年。(www.xing528.com)

[5]《中国兵学思想史》,第401页。

[6]茅元仪:《武备志》卷一《兵诀评》。本书载于《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兵书集成》第二十七至三十六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9年。

[7]刘庆:《论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三次高潮》,《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8]清朝以整理古籍为口号的收集和整理,其实也是为了便于集中管控或销毁兵书。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四库全书》中只能看到寥寥无几的兵书,历朝注释《孙子》的精彩著作被完全抛弃,只留下五千余字白文。

[9]白寿彝总主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91页。

[10]《中国兵学思想史》,第268页。

[11]《中国兵学思想史》,第321页。

[12]刘庆:《论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三次高潮》,《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3]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中华书局,200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