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品德行为。学生品行不良的形成过程,表现出性质、程度的不同,根据有关人员的研究可列出以下几种类型及特点。
过失型
一、内部动因:表现出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心理状态或不良需要。
二、外部情境:当前出现了该项行为易于得逞的具体情况。
三、心理活动状态和个性特点: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认识能力低,尚未形成稳定的意识倾向。
四、行为方式及其特点:采取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方式,如骂人、打架、恶作剧或偶尔说谎、损坏东西、逃课等,一般带有偶发性、情境性、盲目性等特征。
五、行为后果:可能对集体、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有碍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六、自我评价及体验:自我评价不稳定、水平较低,对行为后果容易有害怕、后悔等心理活动。
七、性质和程度:属于纪律品行问题,程度较轻。
品行不良型
一、内部动因:由于不良的需要。
二、外部情境:当前出现了该项行为容易得逞的情况或主动地寻找、制造犯规情境。
三、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对道德规范有错误的认识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感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多数已形成某些不良的道德意识与个性特点。
四、行为方式及其特点:采取违反道德规范的方式或手段,如偷窃、欺骗、斗殴、浪荡、破坏公物等,一般带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在青少年中还可能有集团性。
五、行为后果:对集体、对他人造成损害,妨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六、自我评价及体验:自我评价往往不正确,易受伙伴或消极的社会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教育者的评价,对行为后果一般不后悔,甚至有满足感、得意感。
七、性质和程度:品行问题,程度较重。
攻击型(www.xing528.com)
一、内部动因:受挫折后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愤怒。
二、外部情境:挫折后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情境。
三、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情绪易激动,易发生不适当的激情,气质多为强型,性格外倾、倔强、急躁者居多。
四、行为方式及其特点:为了消灭由愤怒造成的内心紧张,主要采取发泄的方式,与特定的对象(被他认为剥夺、压制了他的需要的人)采取对抗、报复、迁怒等行为,一般带有公开的、爆发的特点。
五、行为后果: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妨碍个性的健康发展。
六、自我评价及体验:自我评价往往过高,容易自负,对教育者评价往往有对抗情绪。
七、性质和程度:属于情绪、性格问题,或深或浅。
压抑型
一、内部动因: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焦虑。
二、内部情境:挫折持续作用的情境。
三、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情绪易消沉,易产生不良心境,气质多为抑郁质,性格内倾、怯弱、沉郁者居多。
四、行为方式及其特点:为了消减由焦虑造成的内心紧张,主要采取逃避的方式,如不参加学习、交往等活动或活动时消极应付,以及对自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一般带有隐匿性持续性特点。
五、行为后果:一般对集体或他人无明显危害,主要是妨害个性的健康发展。
六、自我评价及体验:自我评价往往有偏见,对自己不满、自卑,可能接受教育者鼓励性评价的影响。
七、性质与程度:属于情绪、性格问题,程度较深。
各种不良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过失型由于不良需要,可以向品行不良型转化。过失型行为在青少年中具有普遍性、常见性、多发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摔跤,长不大”,也说明过失型行为对儿童青少年来说,是必然的、难免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正确鉴别过失型行为,防止向品行不良型转化,促进向优良的品德发展;品行不良型行为常常是由于过失型行为未得到及时矫正,多次反复积累而来。品行不良有轻重程度的不同,但已与教育目标背离,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成为“偏离行为”、“越轨行为”,是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先兆。因此,预防品行不良型行为的发生、蔓延,常常是教育的重点;攻击型行为具有外显性、爆发性的特点;压抑型行为具有内隐性、持久性的特点,两者都由于强烈需要受到严重挫折所致,明显有害身心健康发展,可以导致精神性格异常,并且,易于向品行不良型转化。此外,所有上述这些类型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正常状态转化。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类型的划分,探索品行发展变化的规律,促使不良行为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