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品质是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在性格结构中属于高层次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品德的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的理解,把这些观念“内化”为性格的组成部分,成为个人的行动指南。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一个阶级或集团所要遵循的准则。道德品质是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在性格结构中属于高层次部分。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受社会制约,也服从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品德的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特殊的行为情境向抽象、概括的道德观念发展的过程。抽象、概括的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原则性,因此能广泛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使人的道德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一致性。如总是舍己救人,总是勤劳勇敢,总是见利忘义,等等。(www.xing528.com)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的理解,把这些观念“内化”为性格的组成部分,成为个人的行动指南。如果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道德条文,他们并未从内心真正地理解接受这些行为准则,并未将它们转化为个人的价值体系、信念和态度,就不能说这些儿童已具备了牢固的道德观念体系。某些深重从口头上看似乎也懂得一些道德要求,但总不能见诸行动,甚至破坏这些道德要求。某些学生的是非观念趋向于服从“外部”的要求,仅仅是为了奖励或避免受惩罚,他们的道德行为必然缺乏稳定性,随外部影响而转移,难以抵御外界的消极影响。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接受道德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