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美国学者Ronald A.Beghetto与James C.Kaufman两位博士联合主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Nurturing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一书中,提供了一个研究结果。研究者从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角度,对课堂中的问题做出了分类——“良好结构问题”与“模糊结构问题”。
在实验中,研究者关注的是问题本身的结构模型。他们发现问题的结构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而问题的结构又决定了问题的表征,问题的组织和解决方式等。所以,从最根本上看,一个问题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这是我们忽略的,却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者发现,一个问题的结构大致包括三个部分:
其一,初始状态。发出问题,但并不是僵死的,而是有待替换,可以改变的。
其二,目标状态。设计解决的方案,衡量问题是否解决,目标是否达成。
其三,搜索状态。建构一个包含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解决途径的搜索空间。“搜索”提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寻找合适的方案,寻求解决途径。这里的“途径”,就是一系列基于“如果条件是X,那么可以做Y”的解决问题的设想与行动方案。
当从“X”到“Y”的搜索空间设定详细且完整时,称之为“良好结构(well-defined)”;当搜索空间零散、缺损、相对混乱时,称之为“模糊结构(ill-defined)”。
让我们意外的是:创造力只可能发生于尚未完全确定结构的“模糊问题”解决过程中。因为模糊的结构,意味着解决该问题所需的部分信息缺失,这就驱动着学习者主动去探索,去填补信息,以自己的行动去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答案。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们以统编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一文中的片段为例。先呈现此片段:
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结构良好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课堂上提出。
例如:这段话中写了哪几样景物?这几样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乍一看,这些问题层层递进,是有思考量的。仔细一分析,要得出最后一个问题的“目标答案”,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首先,从文中检索出景物,对六年级的同学来说,这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应该说,在二年级就已经可以完成。因此,这一“搜索”的过程,不具备太多思维的含量,只是一种劳作。
其次,在检索的基础上,组合成一幅“画面”,老师的提问是——画面中有什么?为了抵达这一问题的目标答案,将搜索出来的信息直接拼接就可以完成。这里也欠缺着创新思维。
最后,在拼接过程中,由于信息中透露着太多恬淡、静谧、缓慢的气息,最终的目标答案可以很顺利被发现。学生很自然地会感受到恬静、优雅、和谐的乡村生活意境。可见,从初始状态,到经历检索,再到目标达成,学生解决问题中的思维含量很少,目标可以顺利无误地抵达,这就是结构良好问题。
可以说,这一答案的出现没有太多的创意,在提出问题时,就注定将获得这样的答案,不会有其他的结果,没有给创造力留下空间。
模糊结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
模糊结构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呢?例如《好的故事》中,课后第二道问题为:“《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体现在哪儿?”这个问题算是模糊的问题吗?
还不算。这个问题依然有着清晰的结构。学生只要依据“美丽、优雅、有趣”三个关键词,寻找到课文中相关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体会,问题也就解决了。而说出来的答案,大致是“我从……处体会到这梦境是美丽、优雅、有趣的”。很显然,依然是简单检索。
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加工,改换为这样,就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了:“《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美丽、优雅、有趣的梦境,你是如何体会到的呢?”(www.xing528.com)
这一问题从提出的初始阶段看,是极为开放的。如何体会得到美丽、优雅、有趣?每个人有各自的门道,没有固定的方法,问题中提供的路径、辅助、方法、提示等,明显不足,学生不能从问题本身得到明示,不能顺理成章推演答案;这个问题的抵达目标也是未知的——如何体会,就是要学生阐述体会的路径,体会的方法,分享体会的经历,共享体会的结果。目标在每位学生的答案中,都是不同的。目标的未知多样性,也使得问题变得模糊起来;基于这两点,回答的过程不仅仅是搜索段落内容这么简单,而是要加上自己的感受、理解,对经验进行二次加工——
有的同学从文中所写到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这些景物,联系自己家乡的景致进行回答;
有的同学从“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等语言文字细节中敏感地产生体会;
有的同学从一句不起眼的文末补叙“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中阐述体会;
……
各种答案事先未知且多元丰富,体现了模糊问题带来的创造性的结果。面对模糊问题,看起来需要耗费精力,实则是极大限度地激活大脑,促成创造力的发挥。
如何提出模糊结构的问题呢?我们给出三个建议:
其一,少让学生“找来找去”。
我们发现不少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忙碌地“找来找去”。找这个,找那个,找到之后就汇报,汇报结果就是得到答案,而答案就在文中,是静止状态的。这样的提问若在一二年级进行,还有能力训练的意味,而到了三年级以后,就是拉低、滞后、阻碍思维发展的,应予以警惕。
其二,少用“接话”的形式。
让学生接教师提问的话,回答出只言片语,这是流行,但不可取。不少老师害怕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驾驭的范畴,谨慎地用接话的形式,说出前半句,让学生填空单词、短语,接话回答。例如,此时此刻你心中感到一丝——学生回答“安慰”,老师点头,继续追问;此时此刻,你心中还有一丝——学生回答“敬畏”,老师点头,继续追问;此时此刻,你心中还有一丝——学生回答“忐忑”,老师欣喜……看起来,答案丰富多彩,实际上,思维在同一个层次游滑,没有提升。
其实,接话式提问,提出的就是最典型的结构良好问题。问题提出时已经给定了限制,封闭了答案的获得区间,让思维窒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时空里。接话式提问最大的价值就是营造一种顺畅的教学效果。可是,越顺畅,创意越少。因为每一个创造都要历经磨难。
其三,少针对“事实”发问。
尽量减少提出“是什么”“有什么”“什么样”一类的问题。因为这一类问题针对事实性知识,而事实性知识依赖的就是记忆能力和检索能力,缺位的就是创造力。描述事实性答案时,就是对已知进行又一次的回顾与认定。
模糊结构的问题,多在“为什么”“怎么办”“如何做”这些类型上发问,针对概念性知识的建构。由于提问中提供的指示不明,辅助缺损,所以需要学生在回答时消耗精力,调动思维,建构起全新的概念。建构过程要经历分析、理解、思考、判断、辨析、说明、争论等,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起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形成对这一事物的概念。过程中经历了真正的学习,创造了全新的结果。
即便创造出来的结果有高、低、优、劣之分,只要是创造,品质就优于对已有知识、旧经验的复制。
想不到吧,问题越模糊,越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你是否经历加工与改良,让其变得更模糊?改变提问者本身的经验主义,让自己以及学生都走出舒适区,在下一个陌生区域里前行吧。即便在探索之路上只是捡到一颗原石,也值得珍惜。也许切开原石后,你得到的是一块优质的翡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