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面向中国、澳大利亚、法国、芬兰四国教师“课堂提问的次数和对象”的教学观察与测量中,经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与比对,发现了中国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三个特征:
第一,问题提得多;第二,大多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第三,提问的话语表述较为冗长。
测量数据显示,中国教师面向个别的提问,约占20%;面向全班的提问则占到80%;面向小组的提问则不足1%。同时,课堂上“提问——回答”的组合方式也有三类:
第一,教师发问,集体共同回答;第二,教师发问,集体自由抢答;第三,教师发问,个别同学被指定回答。当然,这里还有不足1%的“教师发问,小组回答”无法列为第四类。(www.xing528.com)
已经划分的三类中,“教师发问,集体共答”与“教师发问,集体自由抢答”,发出的问题大多属于管理型问题,服务于集中注意力,整顿课堂秩序,提振精气神等,思维含量较少。提问的话术为:“对不对?”“好不好?”“可不可以?”“喜不喜欢?”“要不要?”“能不能?”“会不会?”由于教师发问时的语调以及肢体语言等诸多干扰因素,往往能够得到期待中的答案。例如,教学童话时,老师问“你们喜不喜欢读童话故事?”学生会乖巧地回答“喜欢”。又如,即便最后看出是写不好作文的班级,教师问“今天要写作文,你们想不想写?爱不爱写?”学生会一致性回答“想”“爱”。可见,这两类提问对于真正的思考和学习几乎是无意义的。
问题集中到第三类——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回答。这里有思考价值,有学习的存在吗?观察课堂发现,当教师提出问题时,这个问题是面对全体抛出的。指名个别回答时,个体会有一种惊悚感,因为突然被点到,立刻被邀请站起来回答。于是,学生张嘴就说,很明显也是欠缺思考的,更多是为了避免尴尬。尴尬的不仅是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邀请优等生进行回答。这样一来,个别学生与教师遭遇的尴尬是少了,但对于集体的思考也构成了遮蔽。我将其称之为“启动优等生秒杀功能”。当教师直接指定某一个体“某某,请你来说一说”,在这种情况下,既然个体已经被指定,集体就陷入沉默。课堂成了教师与个体的独角戏。
课堂就是学习场,你能提出好问题吗?如何解决提问的困境呢?以下提供三个参考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