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结构的一再固定,局部练习的流畅度增加,对例文的模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多样化。也就是进入变式练习阶段,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创新。循着这条练习的阶梯,我们更大的获益是认识了创新——很可能是反复模仿后的主动微调,或者是在多次练习时,写作者遭遇的灵感来袭。
例如,之前我们通过对《颐和园》结构的认识与模仿,知道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以及通篇的布局,发现作者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之间,非常注意使用转接词,以“行走路线+方位词”的组合来完成全篇。每一个“点”的描写,作者又带有充分的自信。如今,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改变思路更自主地写:先抒发情感,然后再做介绍;以游览中的感受统摄素材;按照某一个特点,随即选择景点,串联成文……例如,整体抒发对景物“精巧”这一特征的捕捉和欣赏,选择建筑的精巧,雕刻的精巧,绘画的精巧,天然的精巧等,串联成文。多样的、多变的练习安排在第三个阶段,水到渠成地迎接各种创新的驾临。至此,你会发现“磨刀不误砍柴工”。之前,牢牢地掌握例文的模板、框架,熟练地进行局部练习,促进行文的流畅,就是重要的前提与基础。此刻学生会很主动地跳出框架,以自己的构思来指挥自己的写作行为。
为什么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迎来创新?其一,前两个阶段就是保障;其二,一段时间的限制,是为了迎接开放之后的腾空逾越;其三,这就是创新需要的阶段,绕不过。作为一个熟练的写作者,才能有余力去思考怎样写得与众不同。模仿者本身对例文并非想象中那样熟悉,自己就是一个生涩的新手,如何有余力去创新?即便心中有想法,笔头也无法支撑对想法的表达。如今,对框架了如指掌,对细节拥有写作自信,模仿学习就有了剩余的精力,创新就在灵魂中生长出来。(www.xing528.com)
行文至此,大家应该明白,“千篇一律”的问题为什么无法抛开。剔除模仿自带的天然基因,最大的根源在于——过于急躁地要获得差异化、优质的表达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