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上绘本写作课时,我借用《小真的长头发》让学生展开想象,将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我收获到无与伦比的美妙思维。
教师出示一段选自绘本的语篇,让学生模仿写话。语篇如下:
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来,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鱼饵,不管什么鱼,都能钓上来。你们说,长不长?
要求学生用上“要是……就……”的句式,先想一想“头发还能有多长”,之后写一段话,写出小真的长头发。写话的评价标准是:看谁的想象很生动,表达很清楚,让人感觉很有意思。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我对语篇进行了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这段话的逻辑结构:先写了自己要用头发做什么,之后用准确的动词,例如“垂”,写怎么做,最后写做的效果,体现头发很长,很美。之后,学生进行了模仿练习,精彩不断呈现:
生1:要是把我的辫子拉直了,就能成为一条拔河的绳子,只不过是我一个人抵抗一堆人,看谁力气大。
生2:要是把我的辫子每一根连起来,就能绕地球三圈半了。那时候,我就沿着辫子去旅行。
生3:要是用我的辫子向天空一抛,就能碰到星星。也许还会捎带下一颗星星呢。
生4:要是把我的辫子往海峡那一头一甩,就能成为一座通往海峡对岸的桥,到时候我们就能直接过海去玩了。
其中,语惊四座的莫过于这句:
要是想将长头发染成各种颜色,不如就晒晒彩虹吧。一下子就能拥有七彩的长头发啦。
思维的绮丽,一下子让全场学生情不自禁为之鼓掌。我也很佩服,不断追踪思考:这样非常的思维是怎么来的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教出来的,也教不出来的。
也许,是生活滋养的结果吧。在生活中见过彩虹,见过妈妈烫发、染发,有生活经验的储备;也许,是因为童心的自由与敞亮。有储备却表达不出的例子很多,正是因为无拘无束的天真,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思维才得以驰骋,想象才能够大胆地得到表达与展露;也许和教学的气场有关,在同伴的关注下,催发了自己的灵感,所以在课堂上的一瞬间,产生了让人惊叹的表达结果。
这样的结果,更不可能是训练出来的。优质的思维,极为需要的是“养护”。养护童心,培植思维,促进生长。而写作的技法呢,则依赖训练。从这个角度看,技法学习比思维成长容易;拥有想法比获得写法重要,思维养护比技法习得的意义更为重大。(www.xing528.com)
请一定注意,这样比对的意图,绝对不是排斥技法,相反,而是更为准确地认识到技法的存在价值。例如之前的教学中我们给予的技法训练是有路径,也是行之有效的。具体路径为:1.看到样本;2.拆解样本,明确逻辑结构;3.根据样本的模板,填充自己的话语内容,进行仿写。相信这样简单、明晰、容易操作的技法训练,很受欢迎,训练效果也很扎实,能够确保大部分学生完成写作练习。
但要想得到特别精彩的语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基于技法教学,我们更应该着力探索:如何让思维带来更为优质的教学结果。这才有了文题中的结论——想法比写法更重要。之前的“想要染彩发,就晒彩虹”的例子,就说明了写出这一结果的背后存在的思维。我们可以想象到在思维的主导下,形象摄入后转化为文字的“生产过程”——
首先,思维是一种本能,但不能凭空进行,思维需要借助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表象为材料。这些材料,以具体鲜活的形象存在于认知系统中。经由思维,这些形象也不再停留于表象,而是开始关联并反映着事物的发展、联系和本质。之后,作者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调和、重构、制约、渗透,很自觉地让这些原本只是静态储备的表象,开始运动起来。最后,经由外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文字,听到的话。呈现出来的语言结果,反过来又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本质。例如,彩虹是七彩的,要染多彩的头发,就和七彩的彩虹多接触,接触的方式就是“加热”,就是“晒”。思维在这一转化过程,让语言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高度概括性。
整个过程,都有思维的参与,最终文字组合成的语篇中最被欣赏的,依然是文字背后蕴藏着的思维。“天哪,她怎么会这样想啊?这是怎么想出来的?”会想,比会用什么方法写出,更让人折服,价值也更大。其实,“会用什么方法写出”原本也是“想”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研究为我的结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说明。林崇德教授主持了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于2016年发布了研究成果,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上,采用并宣布了这一成果,确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语文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学科的素养包括四个: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林教授说:如果我们从思维发展与提升出发,就能够看到思维能力是整个中学课程与教材编写首选的。为什么?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不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成分是什么?思维!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
想法比写法更重要。例如,我们运用与表达的,的确是语言,直接与人接触的,依然是语言。然而,语言背后的支撑,就是思维。怎么想,才会怎么说,才会说成什么样。思维的品质决定了语言的高下与优劣。不仅如此,想法还决定了人的审美品位。一个人认为什么是美的,判断靠思维;决定如何去追求美,行动也听从思维指挥。此外,想法还决定了人的文化层次,要去传承什么文化,怎么传承等,一切都源于思维,而不是靠简单的“拍脑袋”行动。
在写作中,即便表达的水平暂时有局限,出现眼高手低的状态,有错别字,语句不通,语言不美,词汇储备不丰富等,这些都可以靠阅读与积累完成。而一旦缺乏想法则会让表达显得索然无味。况且,想法的形成,除了突发灵感外,更多情况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拥有,思维的提升是在经年累月的过程中汇聚而成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也能说明想法比写法更为重要。
在一场讲座中,邓彤博士介绍了当年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如下图。全文就写了两个字,其中画的“虫”就是“从”的意思;画的眼睛和心,就是“心眼”的意思;画的梨子,就是“里”字;“党”字不会写,就画了个“铃铛”挂在树上。“入”在方言中读作“yù”,所以画了一条“鱼”。整篇申请书写的是“我从心眼里要入党”。高玉宝不具备文字表达力,但最后能通过口述写小说,这足以说明思维在写作中的意义。
强调想法比写法重要,并不是否认写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写法的教学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一句话——必须进行训练,但不能仅限于训练,还要练得扎实。训练是小学写作教学的基础,训练是写作能力与写作思维发展的根基。思维很重要,但也不是凭空获取,更不能凭空生长出来。再好的思维,必须用精准的语言予以表达,才能达到与人分享的目的。我们提出“想法比写法重要”,主要是提醒青年教师不能因噎废食,不要一味搞训练,要学会欣赏儿童的想象,要在教学中留一个空间给思维。
思维,完全可以先走一步,不需要等待技法跟上。审美能力、判断能力等与思维相关的能力,都可以视为高阶思维,都是造福于写作的。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就有可能在教学中看到凡·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