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年教师备课五年级上册统编习作《推荐一本书》,上了几次都感觉不对劲。最后,青年教师有点不耐烦,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反正推荐了,剩下的不管啦。爱看不看。”
这句话看起来有理,其实藏着对“推荐类”写作的严重误识,也体现着写作教学中“大而泛之”的现实问题。
例如《推荐一本书》,一不小心就写成《我的读后感》。看起来是作者向读者推荐,实则是作者的自言自语。文中总是写到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目录有什么,章节有哪些,好看的句子摘抄一两个,明白的道理总结一两句……看起来严丝合缝,没有问题,而且在文章结尾,还有一两句口号,很有推荐的意味,大多类似这样——“这么好看的图书,你还等什么呢?”
联想到统编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居然也有类似的写法。例如,堆砌一些材料,说这个地方有多好,也不管自己有没有去过;借助一些套路化的结构铺排文字:亮出地方——说出好处——喊出“欢迎光临”的标语。之后呢?当然不管了,感觉万事大吉了。
至于说读者“到底看不看”“究竟来不来”,似乎和作者无关,真的可以“不管了”吗?不管,结局似乎不错。大约写到以上的内容,在老师评改的时候会得到高分。因为就连评改的老师都认为——已经做好推荐了,优点已经列出来了,读到这篇文章的人“爱不爱来”,不重要。
实际上,写“推荐类”作文,类似“爱不爱”“来不来”的结果尤其重要,可以说是评价文章的“红线标准”,带有“一票否决”的至高权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类具有特殊意图,带有极强的真实性写作体验的特殊性实践。(www.xing528.com)
2007年秋,美国在《1998年写作评价框架和说明》的基础上,又推出了《2011年NAEP写作评价框架》《2011年NAEP写作评价说明》两个重要文件,对写作以及评价体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一体系中最应引发我国小学教师关注的是其对写作目标的分类。NAEP的写作能力架构将写作分为三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交际目的、目标读者、写作形式。而且,每一类也都匹配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涵盖了对写作思路的形成、写作逻辑的组织、语言能力与语言规范的要求[2]。具体如下表:
NAEP写作评定框架
对照此系统可知,“推荐”这一类的习作属于“为了解释说明”,是一种在特定目标统照下的,具有功能性、交际性的专属写作,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散文”来写;不能以文句美不美,内容多不多来做评价;也不能因循“开篇亮出地点——材料列出优点——结尾喊出‘欢迎’”这样“三点一线”的套路,写出样板文。
照“老规矩”写,写和没写一样,没有认知增长点。之前笼统的“散文”写法,在这一次实践中不可取。教学,要完成学生从参与之前的认知起点到完成之后的认知生长点之间的“认知落差”,要让学生体验“推荐”的真实与独特之处。参考美国“NAEP写作评定框架”,我们可以重新定位这类教学的三个核心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